年来旅食逢重九,迢递乡心对菊花。
应谓此身长作客,谁知今日适还家。
亲朋酒畔欢情洽,童稚灯前笑语哗。
只愧尘埃双鬓老,临风牢自裹乌纱。

校文来自广右重九日过家

多年来在外漂泊度重阳,迢遥的乡心对菊花。

应该认为此身长作客,谁知今日适还家。

亲朋酒畔欢情洽,童稚灯前笑语哗。

只愧尘埃双鬓老,临风牢自裹乌纱。

  1. 诗句释义:
  • “多年来在外漂泊度重阳”: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长期在外,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无奈之情。
  • “迢递乡心对菊花”:形容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而这种情感通过观赏菊花得到了一种慰藉。
  • “应谓此身长作客”:诗人感慨自己长期在外漂泊,似乎已经习惯了作为客人的身份。
  • “谁知今日适还家”:诗人反问自己,怎么会在此时感到如此幸福,能有机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
  • “亲朋酒畔欢情洽,童稚灯前笑语哗”:描述了在亲朋好友聚会时欢乐的气氛和孩子们在灯下欢笑的场景,展现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画面。
  • “只愧尘埃双鬓老,临风牢自裹乌纱”: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尘世浮华的淡然态度,即使双鬓斑白,也要坚持自己的风格和尊严,不随波逐流。
  1. 译文:
    多年来在外漂泊度过重阳节,我的内心充满对家乡的思念。想象中,我应该已习惯了作为远方客人的生活。然而,谁能想到今天我居然有机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亲朋们欢聚一堂,欢声笑语,这让我倍感欣慰。尽管我已年迈,但面对微风,我依然坚持自己的风格,不随波逐流。

  2.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家乡、亲人和友情深深眷恋的抒情诗。诗人用“多年旅食”和“重九日过家”描绘了自己在外飘泊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着,“迢递乡心对菊花”和“应谓此身长作客”,表现了他对自己长久在外生活的无奈和自嘲。而“谁知今日适还家”则表达了他对于能够回家团聚的喜悦。

全诗通过对家人团聚场景的描述,以及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只要家人团聚,就是最大的幸福。同时,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传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