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山风吹薜萝,傍溪庭院晚凉多。
文禽飞去纤歌起,人在荷花荡里过。
【注释】
隔岸:指两岸之间;薛萝:薜荔,一种植物。
傍溪庭院晚凉多:傍(靠近)溪水边的庭院,傍晚时分很凉快。
飞去:形容文禽即画眉鸟的鸣声。
纤歌:柔美的歌。
人在荷花荡里过:在荷花荡中度过。
【赏析】
本诗描写了一幅夏日景色:风和日丽,庭院幽静;晚风拂面,荷花荡里人们欢歌笑语,一派宁静而欢快的氛围。
这首诗是写景之作,以“四景”为名,实际上写的是夏日的四种景物,分别用四个自然景观来概括,即山、水、人、物。全诗以“四景”为题,实则只写了三景:第一句写山风,第二句写水院,第三句写人与物。第四句则写人的活动,与前三句相照应。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事。从形式上看,前两句为起兴之笔,后两句才是全篇重点。起兴部分写得十分含蓄,不着痕迹。诗人没有直接描绘山风吹过的景象,而是通过“隔岸”一词暗示山风来自对岸,从而引出下文。这样既避免了直陈其事,又使诗意有了回旋之地,可谓匠心独运。同时,“隔岸”两字还为后文“傍溪庭院”作了铺垫。
接着描写庭院中的景物,这是诗人所要表现的重点。诗人选取了“晚凉”、“文禽”、“纤歌”等几个关键词来勾勒出一幅清新宜人的画面:傍晚时分,庭院幽静,一阵山风吹过,带来了清凉的感觉;庭院傍着溪水,晚上凉意袭人;文禽即画眉鸟的鸣声婉转悠扬,让人心旷神怡;庭院中的人正在欣赏荷花荡的美景,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所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继续写景或写人,而是用“人在荷花荡里过”这个动作,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整个庭院之中。这里的“过”,既是动词,也是虚词,它的作用在于强调人的存在,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起来。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诗人却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活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