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溪遇雨水沄沄,十里青山半是云。
无限伯牙琴里趣,草堂何处访徵君。
注释:
欢溪遇雨水沄沄,十里青山半是云。
欢溪:欢乐的溪流。遇水即发,遇雨则涨,故称“遇”。
沄沄(yún):水流声。
青山:山色。
伯牙:春秋时晋国的善弹琴人,相传他的琴声能感动鬼神。
徵君:指知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首句写欢溪遇雨,水流声如诗如歌,让人陶醉其中;次句写青山倒映在水面上,仿佛半座青山在云端飘渺,给人以遐想空间;第三句写伯牙弹琴,琴声悠扬婉转,如同泉水叮咚,令人心旷神怡;末句写寻访徵君,却不知其居所何处,让人心生感慨。全诗以山水为背景,以音乐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