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岗宿草暗孤坟,今古空馀节妇村。
惟有辘轳床上月,夜深犹照井中魂。

【注释】

何节妇:指唐代贞元年间的何氏女。何氏夫死,守寡不嫁,矢志不渝,乡人尊其为“义姑”。诗人通过咏怀何节妇之节操,来寄托自己对节妇的敬仰之情。

辘轳(lù lú):一种汲水器具,形似辘轳,有柄有轮,可以绞转水桶取水。月:《诗》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井中魂:传说井中常有鬼魅,故云。

【译文】

连着草的岗坟上长满了杂草,如今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孤坟。古今多少贞节妇女,只有那荒废的村庄。

只有在辘轳床上才能看到月亮,夜深时候它照见的是井中的鬼魂。

【赏析】

此诗是一首悼念贞节烈妇的诗作。

首联写景。首句点明何氏女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荒凉的山村里。次句点明何氏女守志不移,死后仍受人们的崇敬。

颔联写事。诗人通过对辘轳床和井中月的描写,表现了何氏女的坚贞不屈的精神。诗人在辘轳床上看到的月亮,只能映照出井中的月影,这就更加突出了何氏女孤独寂寞的处境。

颈联抒情。诗人以明月映照井底月影的意象,表达了对何氏女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明月映照井底月影的意象,不仅写出了何氏女身处荒僻、寂寞的境地,而且写出了她孤芳自赏、高洁自持的心态。诗人用这样的意象来表达对何氏女坚贞不屈精神的赞美,使诗歌更富感染力。

尾联写意。诗人用“惟有”一词将何氏女与井中月影相对比,既表明了诗人对何氏女的高度赞扬,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哀伤。这首诗虽然只是对何节妇的咏叹,但却蕴含了诗人对忠贞不屈的精神的歌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