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区区之愚忠直兮,同心同德赋同仇。倘皇灵降鉴兮,庶不我尤。

三月八日宴群公于东阁。道及崇弘两朝事,不胜痛恨。温、周、马、阮败坏天下以致今日,胡祸滔天而莫能遏也。爱制数章志乱离之由云尔:

我以区区之愚忠直兮,同心同德赋同仇。倘皇灵降鉴兮,庶不我尤。

【注释】

三月八日:农历二月初二。

道及崇弘:议论到魏晋时期的高士和名门望族。

殄(zǎn)灭:灭绝。

胡:指北方民族的少数民族。

【赏析】

公元352年春,王丞相病卒。司马昱为悼念故去的丞相,在西府大设酒筵。当时朝廷内外对王导家族十分忌恨,所以宴会中气氛非常紧张。王导的两个弟弟,王敦、王导,都因为参与过王导家族的阴谋而被朝廷所忌恨。王敦想借机杀掉司马昱,于是在宴会上向司马昱说:“我们兄弟三人,现在只剩下一个司马昱了,应该立一个继承人。”司马昱听了以后,神色不变,回答说:“这是家事,不是公事,请你们回去商议一下。”王敦见状,就带兵入宫,把司马昱废黜。司马昱只好逃到左担里躲藏起来,王敦派人送信来要他投降。司马昱知道王敦不会放过自己,就写了一篇《让开府搀》给王导,让他去劝解王敦。王导见了信后很着急,连忙去找司马昱,对他说:“您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一死而已。但是您一定要写这封信,让我去劝说王敦,让他不要杀您。否则,恐怕就没有救了。”司马昱听了,只好勉强答应了他的请求。王导写好信之后,又写了一篇《拜誓》,让王敦读给他听。王导读了这篇《拜誓》后,对王敦说:“我平生做事,从没违背过正理,这次之所以被您逼迫,实在是迫不得已啊!”说完就把信交给王敦。王敦看了信之后十分感动,便放走了司马昱,并且亲自登门谢罪。

这首诗是王敦逼害司马昱时司马昱写给王导的信。诗中表达了司马昱对王家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王敦的仇恨之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于权力的追求所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