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王事最关心,跋涉宁辞老病侵。
彭蠡溯风舟泛泛,庐山拥雪马骎骎。
只愁民散思储粟,每畏天知却遗金。
衰朽将何称补报,便应抗疏乞投簪。
【注释】
钦差经画江右属郡预备粮储等务:钦差(指皇帝的使者或代表)负责筹划江南各属郡的储备粮。王事:帝王的事务。王:君王,皇帝。宁辞老病侵:宁可自己年老多病,也不忍推辞。宁:岂,宁愿。老病侵:指身体衰老疾病缠身。彭蠡溯风舟泛泛:指彭蠡湖上逆风行船,泛泛即轻快地行驶。庐山拥雪马骎骎:指庐山下大雪,骑马奔驰。马骎骎,形容马跑得很快。只愁民散思储粟:担心农民离散,思念着粮食储备。每畏天知却遗金:害怕上天知道,而将金谷赐给他人。衰朽将何称补报:我年纪已衰、才德不济,又有什么可以补偿呢?便应抗疏乞投簪:应该立即上书,要求辞官归隐。抗疏,指呈递奏章给皇帝。投簪,把帽子上的簪子扔掉,表示辞官。
【赏析】
《赠别二首》,是一首七律。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作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全诗四联皆写离情,但各有侧重,一气呵成。前四句点明时间地点,为送别张本;后六句抒发离别之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和牵挂。
“钦差经画江右属郡预备粮储等务”起联交代钦差的公务。“王事”,指帝命或公事。“宁辞老病侵”承上启下,表明钦差大臣不会以年高体衰为借口推辞这桩繁重的公事。“彭蠡溯风舟泛泛”,“庐山拥雪马骎骎”,分别从两个侧面描绘出钦差大臣的行程之艰难。“彭蠡”“庐山”,地名,都是诗人笔下的胜景,也是钦差大臣行程中的必经之地。“彭蠡”“庐山”,在这里不是实指,而是指“江右”。所以“彭蠡”、“庐山”实际上指的是“江右”。“溯”,逆水而上。“泛泛”,顺流而下。两句中,“泛泛”与“骎骎”互文见义,既表现了钦差大臣的行程艰难,又表现出其行动之迅速。“只愁民散思储粟”一句,是说钦差大臣最关心的是百姓的生活问题。民散,百姓流散。“储粟”,积蓄粮食。“每畏天知却遗金”,意思是说,他最怕上天得知此事,而将他的俸禄赏赐给他人。这是钦差大臣的忧虑所在,也是他此行的目的所在。“衰朽”二字写出钦差大臣的身份与地位,同时暗含着他对此次公务的担忧与不安。
最后两句是说,我老了,没有多少能回报朝廷的东西了。因此,我请求皇上允许我辞官归田,远离官场,过一段悠闲的田园生活。这两句是钦差大臣的真情流露,也是他对此次出行的真切感受。这两句既表现了钦差大臣对朝廷的忠诚与热爱,又表现出了他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清醒认识。同时,这两句还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钦差大臣的刻画,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面,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