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草须曾儗玉堂,乐歌亦复用霓裳。
马良谩说眉纯白,韩子多怜鬓已苍。
霄汉沾濡欣雨露,关河涉历怕风霜。
相逢青眼谁知已,欲吐平生锦绣肠。

注释:

用韵夏原威述怀七言六首:这是一首七言诗,共六首。

制草须曾儗玉堂:意思是写草稿时,需要参考玉堂的制度。

乐歌亦复用霓裳:意思是音乐创作中,也借鉴了霓裳曲的旋律。

马良谩说眉纯白,韩子多怜鬓已苍:马良是古代传说中的画师,擅长画马;韩子指的是韩愈,唐代文学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马良可能说眉毛很浓密,但韩愈却常常同情那些已经白发苍苍的老者。

霄汉沾濡欣雨露,关河涉历怕风霜:霄汉指的是天空,沾濡欣雨露是指滋润大地的雨水和露水;关河涉历怕风霜则是指经过关河,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艰辛。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对艰难困苦的畏惧。

相逢青眼谁知已,欲吐平生锦绣肠:相逢青眼谁知道呢?想要倾诉平生的锦绣才华。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的渴望和对才能被认可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用韵夏原威述怀七言六首》之一,是一首七言诗,共六首。每首都充满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慨。

第一首“制草须曾儗玉堂,乐歌亦复用霓裳”,诗人在写作的时候,总是以玉堂的制度为参照,音乐的创作中,也借鉴了霓裳曲的旋律。这里的“儗”是模拟的意思,“玉堂”指的是朝廷或者官场,而“霓裳”则是唐代乐曲名。这说明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既注重形式,又追求艺术效果。

第二首“马良谩说眉纯白,韩子多怜鬓已苍”,诗人通过对比马良和韩愈,表达了自己对于年老体衰的感慨。马良是古代传说中的画师,擅长画马;韩愈则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文作品流传千古。诗人在这里用这两个形象来比喻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状态。

第三首“霄汉沾濡欣雨露,关河涉历怕风霜”,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和人生经历。霄汉指天空,沾濡欣雨露是指滋润大地的雨水和露水;关河涉历怕风霜则是指经过关河,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艰辛。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对艰难困苦的畏惧。

第四首“相逢青眼谁知已,欲吐平生锦绣肠”,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知音的渴望和对才能被认可的期望。相逢青眼谁知道呢?想要倾诉平生的锦绣才华。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的渴望和对才能被认可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