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结绶上王畿,四十年来不遇时。
空使庄生迷蝶梦,解令杜老忆熊儿。
客窗影透榴千叶,仙窟香余桂一枝。
泽畔独醒惭楚屈,朱门何处酒成池。
《用万玉麟先生端午韵四首先生临淮知县公父也》是明代诗人郑真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句“山中结绶上王畿”描绘了作者身处官场却不得志的情景。这一句中的“结绶”指的是古代官员系官服的绶带,而“王畿”则指代京城或朝廷,表达了诗人在政治舞台上无法施展才华,感到孤独和失落。
“四十年来不遇时”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感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四十年的努力和奋斗似乎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体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哀怨。
“空使庄生迷蝶梦,解令杜老忆熊儿”则运用了典故,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的失望和不满。这里引用了庄子关于蝴蝶和蝴蝶梦的故事以及杜甫怀念他的儿子杜子美的诗句,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政治环境深感忧虑。
“客窗影透榴千叶,仙窟香余桂一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这些自然景观成为诗人情感的象征,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泽畔独醒惭楚屈,朱门何处酒成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清廉自守的生活态度的追求。在这里,“楚屈”指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以其高洁的人格和忠诚的政治理想而闻名;而“朱门”则暗指那些权贵之家。诗人通过比较自己的清白与权贵们腐化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社会腐败现象的不满和对清廉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以及对清廉自守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