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皮为帽裹头颅,造化春融病骨疏。
濠上独行霜雪晓,旁人认得老髯苏。
【注释】
初九:农历九月九日。
狐皮:指用狐狸皮做的帽子。
造化:自然,造物主。
春融:春天的气候温暖和煦。
疏:稀疏,稀薄。
濠上:水边,濠州(今安徽凤阳县)。
髯苏:苏轼的乳名。
【赏析】
“十一月初九日早出南门”,首句点明节令、时间和地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狐皮为帽裹头颅,造化春融病骨疏”,“狐皮为帽”是说戴着用狐狸皮做帽子,这是当时文人墨客所崇尚的一种风雅之举。“造化春融”是说大自然在春天变得暖和起来,而人的骨头却因年岁已高而变得瘦弱。“病骨疏”即形容身体衰老。这四句是写诗人自己,说自己虽身披狐皮帽子,但年华老去。
“濠上独行霜雪晓,旁人认得老髯苏”,颔联写诗人在濠州的景色。“濠上”是指濠州城北的濠河之上,“独行”表明作者在雪中独自行走的情景。“霜”字和“晓”字连用,写出了时间是在冬天的早晨,天气很冷,雪很大。“旁人认得老髯苏”是说别人认出了他,知道他是苏轼。“老髯苏”是说苏轼胡须花白,像老年人一样的长胡子。
此诗是苏轼在贬谪途中写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寒冷的冬天里在濠州城北的濠河上行走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