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书法已三传,琬琰文章到处镌。
闻说贤郎当跨灶,银钩爱学柳诚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与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求读懂诗句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分析其表现的景物形象特点以及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内容。注意答题格式,先写出全诗的意思,再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并在诗句下写上解释该字词的句子,最后写出作者的情感。

君家书法已三传,琬琰文章到处镌;

闻说贤郎当跨灶,银钩爱学柳诚悬。

译文:你家的书法已经传了三代,你的文章在各地被刻石流传;听说你的儿子将来要接替你父亲做官,他的书法也像你一样好。

赏析:

首联两句,诗人从自己落脚点说起,以自家为出发点,来写自己的儿子。“君家”二字表明了诗人自谦,是说自己家的书法艺术已经经历了三代人的继承与发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琬琰”,是美玉之意,此处用以比喻文采,说明自己家的文章之美。“文章到处镌”意思是文章的美名在各地都有所流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庭文学传统的高度自信以及对子孙的殷切期望。颔联两句,诗人转而写到自己儿子。“闻说贤郎当跨灶”,是说听说你的儿子将来要做官,会像他父亲一样有成就。“当跨灶”,是说他的儿子将要接替他的父亲做官。“银钩”指的是书法笔锋挺拔有力,如银钩般优美。“爱学柳诚悬”,意思是他喜欢学习柳公权的书法,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学习柳公权的书法,成为书法家。颈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自己儿子的书法。“银钩”是形容书法笔锋挺拔有力。“柳诚悬”是指柳公权。诗人希望他的儿子能够学习柳公权的书法,成为书法家。尾联两句,诗人用“贤郎当跨灶”一句作为结尾,表达出诗人对儿子的赞美之情。“银钩”、“柳诚悬”都是用来形容儿子书法的笔锋挺拔有力,如银钩般优美。“跨灶”一词是说儿子将会接替他的父亲做官。诗人希望他的儿子能像自己一样,成为书法家,得到世人的称赞。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作者对自家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期望,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儿子未来的美好祝愿。

【答案】

君家书法已三传,琬琰文章到处镌

闻说贤郎当跨灶,银钩爱学柳诚悬

译文:你家的书法已经传了三代,你的文章在各地被刻石流传

听说你的儿子将来要接替你父亲做官,他的书法也像你一样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自己的儿子的,诗中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期待与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