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晴影覆窗纱,仿佛潇湘水上家。
帝子不来秋已暮,飘摇鸣佩渺天涯。

注释:

竹图二轴彭城一派:指画有竹子的两幅画,是彭城的一派。

重重晴影覆窗纱,仿佛潇湘水上家:层层明亮的影子覆盖着窗户上的纱帘,如同是在潇湘江上搭建起的家。

帝子不来秋已暮,飘摇鸣佩渺天涯:天上的仙女不来了,秋天已经过去了,飘荡不定的玉佩似乎穿越了天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生动的意象,使整个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首句“竹图二轴彭城一派”,通过描述画中有竹子两幅画,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象征着坚韧、清雅的品质。同时,“彭城一派”也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重重晴影覆窗纱,仿佛潇湘水上家”,进一步描绘了窗外的风景。这里的“晴影”可能是指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窗户上的影子,给人一种明亮、清新的感觉。而“潇湘水上家”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远离尘世、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还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帝子不来秋已暮,飘摇鸣佩渺天涯”,则转入了一个更加宏大的主题。这里的“帝子”可能是诗人自喻,暗示自己像神仙一样超凡脱俗。而“秋已暮”则点明了时间已经过去,意味着诗人已经度过了许多岁月。最后两句“飘摇鸣佩渺天涯”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仿佛玉佩在天际飘荡,给人一种空灵、超然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