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曾跨蹇渡临濠,万木云山舞翠涛。
千古庄周劳梦寐,画图时复倚秋高。
【注释】:
题马太守文璧画:为马太守的一幅画题诗。马太守,指马思远。
忆曾跨蹇渡临濠:回忆曾经骑着蹇驴渡过临濠。蹇,跛足的驴,此处代指自己。
万木云山舞翠涛:万木葱茏,云山叠叠,翠波荡漾。
千古庄周梦蝶:庄子梦化为蝴蝶的故事。
时复倚秋高:时不时地倚靠在秋天的高爽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马思远的一幅画题写的,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诗人以“忆曾跨蹇渡临濠”开篇,回忆起曾经骑马渡过临濠的情景。这里,“蹇”指的是跛足的驴子,而“蹇渡”则形象描绘了骑驴过河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个场景,展现了自己与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由的向往。
“万木云山舞翠涛”一句,诗人将镜头对准了眼前的自然景观。万木葱茏,云山叠叠,翠波荡漾,这些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这里,诗人用“舞”字来形容云山之间的相互映衬,使画面更加动态、生动。
“千古庄周梦蝶”一句,诗人巧妙地引用了庄子梦化为蝴蝶的故事。这一典故既体现了诗人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又增添了诗句的哲理性。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无限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时复倚秋高”一句,诗人将自己置身于秋天的高爽之处。这里的“秋高”不仅指季节,更是一种心境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同时,通过对庄子梦蝶故事的引用和对“秋高”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