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西北有储潭,潭外千峰净翠岚。
古庙尚题灵雨颂,断碑犹纪使君衔。
塞鸿欲度风偏急,宿霭初收日半含。
行客不须嗟岁暮,计程春色又江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它描写了储潭庙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感受。
首句“虔州西北有储潭,潭外千峰净翠岚。”描绘了储潭庙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储潭位于虔州(今江西赣州)西北,周围环绕着千座山峰,山峦叠嶂,绿树环绕,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第二句“古庙尚题灵雨颂,断碑犹纪使君衔。”则进一步描述了储潭庙的历史背景及其建筑特色。这座古老的庙宇曾经题过关于灵雨的颂文,而断石上仍然刻有记载使君衔的碑文,显示出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第三句“塞鸿欲度风偏急,宿霭初收日半含。”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储潭庙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塞外的鸿雁正欲飞越重重障碍,但风却显得更加猛烈;而天空中的云彩也逐渐消散,阳光半藏在薄雾之中。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诗句增添了更多的意境。
第四句“行客不须嗟岁暮,计程春色又江南。”则是对游人的一种鼓励和安慰。虽然时光已至岁暮,但不必过于忧愁;只要计算好行程,春天的景色依然美丽如画,江南的风光更是令人向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储潭庙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以及展现自然之美和季节之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