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雁度浙河西,远访严陵旧钓溪。
三尺素琴挥别调,数行纨扇寄新题。
同游久自思陶谢,狂态惟应托阮嵇。
安得重携问春信,绿杨阴下络偏提。
秋风雁过,浙江西岸,我远访严陵旧钓溪。
三尺素琴挥别调,数行纨扇寄新题。
同游久自思陶谢,狂态惟应托阮嵇。
安得重携问春信,绿杨阴下络偏提。
注释:
答潘幼则:回复潘幼则的来信。
秋风雁度浙河西:秋风吹过,大雁飞过浙江西岸。
远访严陵旧钓溪:我到严陵去追寻旧日钓鱼的地方。
三尺素琴挥别调:我挥别了那三尺长的素琴,弹奏出离别之音。
数行纨扇寄新题:我用几行诗来表达我的新愁。
同游久自思陶谢:长时间与你们同游,我一直在思念陶渊明和谢灵运。
狂态惟应托阮嵇:狂放的本性应该寄托于阮籍和嵇康身上。
安得重携问春信,绿杨阴下络偏提:怎样才能再次与你携手共游?让我们在绿杨树荫下络绎而行。
赏析:
《答潘幼则》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南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当时赵师秀、赵秉文、徐玑等一批志趣相投的诗人,常在一起切磋琢磨诗歌创作技巧。潘幼则是当时很有才气的青年诗人,二人交情甚好。陆游对潘幼则的才华十分赞赏,于是写下了这首《答潘幼则》。
全诗可分为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写诗人远访严陵故居,感慨良多。后四句为第二层,写自己与潘幼则等同游西湖时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后四句为第三层,想象诗人与潘幼则等再次出游时的欢乐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