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郎坐对海城春,春日春风入咏频。
物候融和纵有象,春光浩荡渺无津。
搴帷露冕花迎毂,卧阁裁诗月近人。
明到上林春更好,九衢烟柳玉珂新。

【注】:

  1. 仙郎:诗人的自称。
  2. 海城,即海滨之城。
  3. 咏频:《诗经·国风·周南·汝坟》:“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因以“咏频”形容对人思慕之情。
  4. 物候融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5. 上林,指帝王的御苑。
  6. 九衢烟柳玉珂新:指繁华街道两旁的柳树和皇宫门前的车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仁山即事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首句“仙郎坐对海城春”,描绘了诗人坐在海滨之城,面对着春天的景象。海城一词,暗示了这是一个海滨的城市,诗人在这里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第二句“春日春风入咏频”,诗人在春天的日子里,常常沉浸在对春天的赞美之中。这里的“春风”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也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

第三句“物候融和纵有象”,描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这里,“物候融和”指的是万物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纵有象”则是说这种景象虽然美好,但也只是春天的一部分而已。

第四句“春光浩荡渺无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宏伟景象。这里的“春光浩荡”形容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而“渺无津”则表示春天的景象虽然宏大,但却无法完全被描述出来。

第五句“搴帷露冕花迎毂”,诗人用了一个动作描写来表现春天的美丽。这里的“搴帷”指的是拉开窗帘,让阳光进入室内;“露冕”则是说诗人在春天里穿着华丽的衣服;“花迎毂”则是指花朵盛开,迎接着车轮的到来。

第六句“卧阁裁诗月近人”,描述了诗人在春日里创作诗歌的情景。这里的“卧阁”指的是诗人的书房或者卧室;“裁诗”则是说诗人正在创作诗歌;“月近人”则是指月亮高悬,照亮了诗人的创作空间。

最后一句“明到上林春更好,九衢烟柳玉珂新”,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里的“明到上林”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色已经来到了上林;“玉珂新”则是指皇宫门前的马车行驶的声音清脆悦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好景色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