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淙淙泻瀑泉,玉花飞溅素珠悬。
崩腾沧海双蛟斗,澒洞昆阳万马先。
趺坐不惊春燕入,幽栖偏与世尘捐。
飞龙若遣催行雨,应化甘霖遍九天。

【赏析】

此诗以冲虚观为题,描写了冲虚观的奇景。

冲虚观,在今广东罗浮山,相传始建于唐代,为道教名观之一。唐天宝三年(公元748年),玄宗皇帝封道士叶法正为“冲虚先生”。开元十年(公元722年),玄宗敕建道院。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重修。

第一句写观外景象:“峭壁淙淙泻瀑泉。”峭壁,形容山峰高耸、陡峻。淙淙,水流声。泻瀑,指从高处流下的巨大瀑布。这句诗写冲虚观外,一挂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声音潺潺,水花四溅。

第二句描绘观内景观:“玉花飞溅素珠悬。”玉花,指白色花朵。飞溅,指水花飞溅。素珠,指白色的珍珠。这句诗写冲虚观内,泉水飞溅,晶莹如玉的花与珍珠,挂在岩石上。

第三句写观内景象:“崩腾沧海双蛟斗。”崩腾,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沧海,大海。双蛟,指两条蛟龙。这句话写冲虚观内,有两条蛟龙相互争斗,水花四溅,气势磅礴。

第四句写观内景象:“澒洞昆阳万马先。”昆阳,古地名。这里是用昆阳作比喻,表示水势浩荡无边。万马,指无数奔腾的水马。这句话写冲虚观内,有无数奔腾的水流,犹如万马齐奔,场面十分壮观。

第五句写观内景象:“趺坐不惊春燕入。”趺坐,即盘腿坐下。这句话写冲虚观内,道士们盘腿坐下,任凭燕子飞来飞去,也不为所动。

第六句写观内景象:“幽栖偏与世尘捐。”幽栖,指隐居。这句话写冲虚观内,道士们隐姓埋名,远离红尘,不受世俗纷扰。

最后一句写观内景象:“飞龙若遣催行雨,应化甘霖遍九天。”飞龙,指雨神。遣,指命令。这句话写冲虚观内,雨神命令雨水降临人间,滋润大地。应化,指自然现象的变化。甘霖,指及时的雨露或恩泽。这句话写冲虚观内,雨神命令雨水降临人间,滋润大地,使万物生长。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珍惜大自然赐予的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