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海鹤共精神,曾是先朝泰畤臣。
今夜露寒坛上月,佩环犹自礼群真。

【注释】

访天坛赵炼师二首:诗人在天坛拜访了赵炼师。翛然海鹤共精神,曾是先朝泰畤臣:诗人自比为翛然的海鹤,与炼师的精神相契合。他曾是先朝太庙(太畤)的官员。今夜露寒坛上月,佩环犹自礼群真:夜幕下,月光洒满天坛。炼师依然佩戴着玉佩和玉环,虔诚地祭拜着众神。

【赏析】

诗题“访天坛赵炼师二首”,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作者访问天坛赵炼师而作的两首诗。但细读全篇,却可发现这两首诗实际上蕴含着更丰富的内容,其中既有炼师本人的生活情趣,也透露出了一些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更有作者对人生、社会以及宗教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这首诗的意境非常幽美。

前四句写访师。诗人首先把自己比作翛然的海鹤,说自己和炼师有共同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不是一般的精神状态,而是超凡脱俗的境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接着又提到自己曾做过先朝太庙的官员,这既表明了自己曾有过辉煌的经历,也暗示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后两句则描写自己今晚在天坛所见所感。露水打湿了月色,清冷凄迷;炼师手持玉佩和玉环,恭敬地向众神献祭。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静谧祥和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然而在这美好的画面背后,诗人却隐含着深深的忧虑和感慨。他看到炼师仍然保持着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不禁感到惋惜;同时他也看到了社会上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大局、丧失良知的现象,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愤慨之情。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八句,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诗人通过描绘天坛之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名利场的厌恶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自己与炼师的交往,表现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结尾处那股隐隐约约的忧伤,则透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担忧。总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人们心态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