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灼灼一枝春,曾沐天家雨露新。
檀板拍残湘水月,依稀犹记梦中身。
青楼灼灼一枝春,曾沐天家雨露新。
檀板拍残湘水月,依稀犹记梦中身。
注释:
宣和遗事:指南宋时期赵佶的画作《宣和画谱》中的一幅作品,描绘了春天里一个青楼女子的形象。
青楼:古代妓院的美称。
灼灼:形容花朵鲜艳夺目。
沐:沐浴、受惠。
天家:古代帝王所居之宫,此处代指皇宫。
檀板:一种乐器,用檀木制作,声音清脆悦耳。
湘水月:湘江上的月亮,这里借指青楼女子。
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梦中身:比喻虚幻、不真实的身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青楼女子形象的诗作。首句“青楼灼灼一枝春”,通过“灼灼”这一形容词,形象地描绘了青楼女子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春光相映成趣的场景。接着,“曾沐天家雨露新”,表达了女子受到皇宫的恩赐和宠爱的意境。这里的“天家”既指皇宫,也暗指女子的出身。
第二句“檀板拍残湘水月”,运用了“拍残”这一动作,将女子在歌舞中的身影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湘水月”也寓意着女子如水中明月般清冷脱俗。最后一句“依稀犹记梦中身”,以“梦中身”这一虚幻而美好的意象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青楼女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青楼女子的形象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色彩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