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洞口接禺山,鸾鹤回翔杳霭间。
风景依稀时代异,夕阳长羡钓舟闲。
【注释】
陆贾:汉代著名辞赋家,著有《新语》。
朝元洞:即玉京山,在今安徽宣城。
禺山:指安徽省宣城市南的天柱山。
鸾鹤:传说中能飞翔的鸟,这里指仙鹤。
杳霭间:形容烟雾弥漫、朦胧不清。
长羡:常常羡慕。
【赏析】
“古迹”是陆贾城;次句写陆贾城的自然风光;“风景依稀”三字写出时间之久和变化之大。最后两句写夕阳中的渔舟悠闲自在,与诗人当年钓鱼时的情态相似,表现了诗人对往日岁月的怀念之情。
朝元洞口接禺山,鸾鹤回翔杳霭间。
风景依稀时代异,夕阳长羡钓舟闲。
【注释】
陆贾:汉代著名辞赋家,著有《新语》。
朝元洞:即玉京山,在今安徽宣城。
禺山:指安徽省宣城市南的天柱山。
鸾鹤:传说中能飞翔的鸟,这里指仙鹤。
杳霭间:形容烟雾弥漫、朦胧不清。
长羡:常常羡慕。
【赏析】
“古迹”是陆贾城;次句写陆贾城的自然风光;“风景依稀”三字写出时间之久和变化之大。最后两句写夕阳中的渔舟悠闲自在,与诗人当年钓鱼时的情态相似,表现了诗人对往日岁月的怀念之情。
【注释】 竹楼:一种用竹子搭建的小屋。厂:即“厂”,这里指代梧州。 卤莽:粗鲁、草率。国计:国家经济,指国家财政收支。渔樵:渔民和樵夫,泛指劳动人民。魏阙:古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帝王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写隐逸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全诗四句八句相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竹楼山郭外”,点出地点,写诗人在山城外竹林中的小居所。第二句“隐几独中宵”,点出时间
【注释】 重泛:再次游历。彭蠡湖:古称彭泽湖,今名鄱阳湖。匡庐:庐山的别称,在江西。千崖霜叶稀:形容庐山千山万岭,树木葱茏,但秋天时霜叶凋零已稀。回望匡庐诸峰:回头看看庐山群峦。 【译文】 再来到这彭蠡湖上游玩,只见眼前万顷雪浪翻滚。江山依旧,物候却不相同,白鸥全不管这些事,仍在这里来来往往,悠闲地在钓鱼矶垂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庐山后的感怀之作
诗句释义: 1. 节钺临蛮土,馀威铲大藤。 - “节钺”指的是古代帝王或高级将领的仪仗,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 “余威铲大藤”意味着用权力扫除了大藤,可能指的是通过军事力量清除了叛乱或不稳定因素。 2. 乾坤双石阙,祠宇一中丞。 - “乾坤”指天地或宇宙,这里形容祠堂如同天地之间的门户一般重要。 - “双石阙”指的是祠堂建筑的两个部分,象征着庄严和权威。 -
【注释】 华表石:即华表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县东南。嵯峨:高耸的样子。碧波:指长江水色。晴烟:指晴朗天空中的云气。穷野望:极目远眺。地险:地形险要。屯营列:指驻军。时平:太平无事。干戈:武器。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时作者为湖南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与友人游华表山。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开头四句描绘了华表山上的景色,以“巨石”“长江”“晴烟”等自然景物来表现其雄伟壮观
以下是对《集杜五首·其五·将发梧州》逐句的解读: 1. 行色秋将晚 - 季节背景:秋天,象征着收获与萧瑟。 - 情感表达:作者表达了对于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感慨,可能是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 青山空复情 - 自然景观:青山,代表了自然的美景。 - 情感寄托:作者通过“空复情”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怀念。 3. 吏人桥外少 - 社会环境:桥外
【注释】 集杜五首 其四:竹楼晓起。 连屋:《汉书·扬雄传下》载:“子云少而好赋,所谓‘家兄具酒,待君对饮’者,盖谓《甘泉》、《河东》也。”此以“书”比诗,故言“床上书”。 水向城:指水流经城外。《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客止。沔彼流水,朝宗于祢。”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毛《传》:“沔水东流,入于江汉,谓之客,犹诸侯朝聘之礼也。沔,水名。祢,国名。” 秋窗犹曙色
诗句原文: 旷野犹残烧,长途草半青。 柳条初动色,黄鸟乍堪听。 涧水通鱼扈,人烟傍鹄亭。 凭高时一望,渺渺尽南溟。 翻译: 在辽阔的田野上,还残留着昨晚的余烬,长路上的野草一半已经变绿了。 柳树开始发芽,呈现出新的绿色,黄色的小鸟突然显得可闻。 山涧的水声和渔船的铃声交织在一起,人烟在远处的鹄亭旁边隐约可见。 我站在高处远望着远方,视线所及之处都是无尽的南中国海洋。 注释: - 旷野:
解析: 1 晓雨:早晨的雨。 2. 山雨连江白:描述山中连绵不绝的雨水使得江水显得格外洁白,突出了山雨的连绵和壮观。 3. 凉飙动竹扉:秋风带着凉意吹动着竹门,暗示了秋天的氛围。 4. 樯乌冲浪发:大船在波浪中挣扎,乌鸦被惊扰飞起。这里的“樯”指的是船上的桅杆,“乌”指乌鸦,“浪发”则形容海浪拍打的情景。 5. 新雁挟云飞:新到达的雁鸟伴随着云朵飞翔,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6. 行李经宵湿
重访冰井寺 寺忆曾游日,悠悠二十年。 振衣新物候,举目旧山川。 绝胜开金刹,高风仰昔贤。 杖藜成独往,今古意茫然。 注释: 1. 寺忆曾游日,悠悠二十年。 —— 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寺庙,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2. 振衣新物候,举目旧山川。 —— 在新的时节里,振翅飞翔,放眼望去,依旧是那些古老的山川。 3. 绝胜开金刹,高风仰昔贤。 —— 在这辉煌的寺庙中
注释: 1. 水阔苍梧野:水波浩渺,苍梧野。 2. 秋风已飒然:秋风已经吹得很猛烈了。 3. 浮云连海岱:浮云连接着海与泰山。 4. 楼阁倚山巅:楼阁依傍在山顶。 5. 把酒从衣湿:举杯痛饮,衣服都被弄湿了。 6. 频游任履穿:频繁游览,鞋子都磨破了。 7. 乾坤万里眼:广阔的天地,万里之远的眼睛。 8. 恣意向江天:任意向江天伸展。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一首五律诗,诗人以重游故地为由
解析 1. 诗句释义: - "歌舞岗前谷变陵":描绘了歌舞岗前原本是一片山谷,随着时间的变迁,已经变成了陵墓。 - "秋深狐兔待呼鹰":描述在秋天,狐狸和兔子等动物在寻找食物时,可能会发出叫声,暗示这些动物在等待打猎者来捕捉它们。 - "崖头细菊临风倚":描绘在悬崖上的小菊花,在秋风中独自站立,似乎在静静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 - "不管人间有废兴":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注释:遥映,远远映射。佳色,美丽的景色。年年,每年都。玉魄,月亮。杜,一种植物,这里指杜草。汀洲,沙洲。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古代遗迹的感慨,通过对月华楼、永夜游、年年长望和照残芳杜满汀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
诗句解释: - 青山叠叠树行行:描绘了山峦连绵,树木排列整齐的景象。 - 花坞犹存号半塘:指的是花丛中仍然可以看到池塘的痕迹,暗示着春天的气息依旧。 - 此日芳菲谁管领:询问是谁在管理这些美丽的春天景色。 - 可怜红紫斗新妆:形容花儿争奇斗艳,像是在化妆一样竞相开放。 译文: 青山层层叠叠,树木行列齐整,花丛中还能见到池塘的遗迹。今日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然而是谁在精心管理这美景
浈江对月 越水吴山路渺漫,孤舟偏觉别程难。 愁心莫对清霄月,添得游人两鬓寒。 注释: 浈江:今称韶江,流经广东韶关、曲江等地,注入北江。 越水:指浙江的瓯江。 吴山:指南方的群山。 渺漫:形容遥远无边的样子。 别程:离别时的情景。 清霄月:明亮的月光。 游人: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诗人在浈江边赏月,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浈江对月》
【注释】 北去南来类转蓬:指飘零不定,像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 浮生何处定萍踪:指人生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去处。 孤舟凌水醒残梦:在江边乘舟醒来,清醒了残存的梦境。凌,超过;醒,觉醒。 三十年前此夜钟:指三十年前的一个夜晚,那时他听到了钟声(即“闻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乡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北去南来类转蓬”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必须认真阅读全诗,逐句分析。“章水西流转北来”,意思是:章江的水向西流去又向北流来,这是从字面上理解的;“计程明日郁孤台”,意思是:我计算行程,明早将到达郁孤台;“寒风急送千峰雨”,意思是:寒风吹拂着山间,送来了千峰的雨水;“心折庾关几树梅”,意思是:心中为梅花而感动,仿佛看到了庾岭一带的梅树。赏析时注意要结合注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