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丘陇柏青青,徵辟无心就北庭。
移孝为忠曾不愧,始知江汉实钟灵。

诗句原文:

襄阳丘陇柏青青,徵辟无心就北庭。

移孝为忠曾不愧,始知江汉实钟灵。

译文:
襄阳的山丘和坟墓上柏树青青,我无意应征去北方朝廷。
将孝顺之心转化为忠诚,我从未感到惭愧,才知道江汉地区确实人才辈出。

关键词解释:

  1. 襄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是历史上的重要文化和政治中心。
  2. 丘陇:指的是山丘上的坟墓,也泛指墓地。
  3. 柏青:柏树常绿,青色表示生机勃勃,常用来象征坚韧和永恒。
  4. 徵辟:古代官员被征召入朝担任官职。
  5. 北庭:古代指皇帝居住的宫殿所在地,这里可能是指朝廷所在地。
  6. 移孝为忠:原本孝顺的人转而以忠诚于国家为己任。
  7. 钟灵:指地方有灵气,人才辈出。
  8.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流域,这里特指湖北地区,历史上有众多才俊。

赏析:
郑学醇的《后周书六首·其六·柳霞》通过描绘襄阳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诗中的“襄阳丘陇柏青青”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接着,“徵辟无心就北庭”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生涯的态度,即不愿轻易应征到远离故土的朝廷。最后,“移孝为忠曾不愧,始知江汉实钟灵”体现了诗人的转变和成长,从一个孝顺之人转变为忠诚于国家的士人,并由此认识到了江汉地区人才的丰富。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郑学醇的诗歌风格以及他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在面对社会和政治变迁时的复杂心态和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