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邑迢遥进雪鹦,相君空自负才名。
挥毫赋就重惊座,不向荆南羡祢衡。
诗句原文:
林邑迢遥进雪鹦,相君空自负才名。
挥毫赋就重惊座,不向荆南羡祢衡。
译文:
在遥远的林邑,一只名为雪鹦的鸟被引入了宫廷。那位名叫相君的人,尽管他自恃才华,但却并不因此感到骄傲。他用他的笔挥洒自如,创作出了令人震惊的作品。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这种成就而羡慕荆南的祢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虚构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于才情和名利的看法。诗中的“相君”象征着一位有才华但自负的人,他虽然拥有出众的才能,但却缺乏谦虚的心态。而“雪鹦”则代表了这位人才华横溢,但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
诗歌的前半部分通过描述林邑的遥远和雪鹦的形象,为后半部分的转折做了铺垫。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相君”的评价,指出他虽然才华横溢,却因为过于自负而失去了他人的尊重。这里的“重惊座”意味着他的才华足以让在座的人都感到震惊,但同时也暗示了他过于自我中心,未能赢得他人的认同。
最后一句“不向荆南羡祢衡”,则是对“相君”的一种讽刺。这里的“荆南”指的是东汉末年的荆州,而“祢衡”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过于自负、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的批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虚构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才华与名利的看法。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态度,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才情和名誉的普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