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避地出江陵,列戟朱门衅已乘。
何用先朝频颂美,腹心曾不似张衡。
逶迤避地出江陵,列戟朱门衅已乘。
何用先朝频颂美,腹心曾不似张衡。
诗句释义
- 逶迤避地出江陵:形容因避战乱而逃离到江陵。”逶迤”意味着曲折、绕远,”避地”即躲避战乱之地。
- 列戟朱门衅已乘:描述一个豪华的场景,朱红色的大门上排列着兵器,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列戟”指的是门前的戟,是古代的一种仪仗武器,”朱门”则是指大门的颜色,”衅已乘”可能指的是戟已经擦拭完毕,准备迎接新的使用者。
- 何用先朝频颂美:询问为什么要在前任君主时期频繁赞美。”何用”表示为什么需要,”频颂”意为多次歌颂,”美”指美好或赞扬之事。
- 腹心曾不似张衡:比较自己与前人(张衡)的不同之处,”腹心”比喻心腹之臣,这里用来比喻忠诚或可靠的朋友,”曾不似张衡”表示与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相比,自己的能力或许并不及他。
关键词注释
- 逶迤避地出江陵:逶迤,曲折;避地,避开战乱的地方;出江陵,离开江陵,可能是因为战乱导致的迁徙。
- 列戟朱门衅已乘:朱门,朱红色的门;列戟,门前排列的兵器;衅已乘,意味着这些装备已经完成了装饰或仪式,准备投入使用。
- 何用先朝频颂美:先朝,指的是前任的朝代;颂美,赞扬和赞美;频颂,频繁的歌颂。
- 腹心曾不似张衡:腹心,比喻忠心耿耿的人;曾不似张衡,与历史上著名的张衡相比,认为自己的能力或者忠诚程度不及他。
赏析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评价标准的深刻思考和对于个人能力的谦逊态度。诗中通过对华丽门楼与忠诚之心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权力和荣耀的淡泊,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前辈文化的敬仰和对自身价值的客观评价。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沉迷于过去的辉煌而忽视了现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