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远如镜,平林渺欲迷。
天多足鸿雁,沙暖定凫鹥。
秋事关身世,湖声避鼓鼙。
老渔吾愧汝,曼衍听天倪。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感情和创作个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读懂诗歌,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根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赏析。
对湖,即《湖心寺西小渠观水涨》一诗。这首诗是作者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秋天游览湖心寺时所写。全诗四句,每句七言,押平声韵,风格朴实自然。首联两句写远水近林,秋色苍茫,景色优美;颔联写鸿雁翔集,凫鹥戏水,生机盎然;颈联写秋景触动思绪,湖声避鼓鼙;末联写自己愧于老渔之乐,听天由命。
“远水远如镜,”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湖水比作一面镜子,形象地写出了水面的宽阔,水的平静。“平林渺欲迷”,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树林写得好像迷迷蒙蒙一般。“天多足鸿雁,沙暖定凫鹥。”诗人用拟人手法,把鸿雁凫鹥都写得好像有了脚,可以任意飞翔。“秋事关身世,湖声避鼓鼙。”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景触动诗人的身世之感。“老渔吾愧汝,曼衍听天倪。”诗人用拟人手法,表现出自己听天由命的态度。
【答案】
译文:
远处的水像一面镜子,树林似乎迷迷蒙蒙的。天空有许多鸿雁,沙滩上暖洋洋的,一定是凫鹥在戏水。秋景触动了我的
身世之感,湖上的波声也仿佛在躲避着战鼓。老渔夫我自惭不如他,任凭它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写湖心寺西的小渠观水涨,以水为中心,写景抒情。前四句写远水近林,秋色苍茫,景色优美。后四句写鸿雁凫
生机盎然,抒发感慨。全诗意境开阔,笔调简练而自然,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