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发洪都使,风传消息回。
荆吴得剧孟,江汉尚深哀。
画角连城动,黄衫自将来。
万方思系虏,宁乏亚夫才。

【注释】

①洪都:今江西南昌。

②剧孟:西汉人,以侠义著名。

【译文】

刚听到西江发生变乱,洪都使君就急忙起程,风声鹤唳地传来消息回音。

荆楚吴越得到剧孟那样的大侠,江汉一带依然哀痛不已。

城上画角连天响起,黄衫使者急匆匆来到京城。

天下万方都在思念着北方边关的戍将,难道就没有像亚夫那样的良将吗?

【赏析】

《闻西江乱》是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春作于江夏时的作品。当时安史之乱已爆发,唐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国势岌岌可危,而诗人却仍然“放情山水”,寄希望于“济人”的宏愿。此诗就是诗人为解决时局问题,从江夏赴浔阳途经洪都(今江西南昌)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诗人闻讯西江乱事后,立刻起身,急如星火地赶往浔阳,其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乍发”,指突然出发。“洪都使”,即洪州司马,唐玄宗开元中置洪州都督府,领县九,治所在豫章,属江南道采访处置使管内,辖境相当于今江西省境内。

第三句写诗人到洪都后听说西江发生了变乱。这变乱是由安史之乱引起的。

“荆吴”两句,诗人由西江变乱联想到吴郡一带的剧祸。因为吴郡与安禄山同姓,所以诗人特别担心吴郡遭受安禄山一样的灾难。

“剧孟”,春秋时代著名的大盗,曾游说诸侯,结交豪杰,帮助赵氏和燕国复国,并助张仪、苏秦等纵横家进行游说活动,为战国时期一大奇才。

“剧孟”二字,暗喻吴郡地区有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贤者或英雄人物。“江汉”两句,诗人把目光移向中原地区,认为荆楚吴越地区已经得到了剧孟这样的英雄人物的帮助,江汉一带的人民仍会深为忧悼。

“画角连城动,黄衫自将来。”这句是说诗人从城内走出,只见城上的画角响个不停;又见一位身披黄色衣袍的使者急匆匆地来了。

末两句,诗人想象中原地区的形势。他希望中原的英雄能够尽快平定叛乱,解除人民的苦难,使中原地区恢复和平安定的局面。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诗人的心境。他一方面关心祖国的统一事业,另一方面又担忧中原地区不能迅速平定叛乱,因而心情十分焦虑,急切希望早日平息战乱,统一全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