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西风几问津,丈夫行李未全贫。
怀来白壁聊披褐,袖有苍精岂傍人。
痛饮且歌燕市筑,振衣休染洛京尘。
安危异日须吾辈,折得名花不当春。
送林坦之垂之兄弟上春官二首
诗句释义:
- 旅食西风几问津,丈夫行李未全贫。
- 译文:我漂泊在西部的风中,几次询问渡口,但尚未找到归途。我虽身为男子汉,却仍身无分文。
- 注释:西风:西部的风,常用来形容旅途艰辛或生活困苦。旅食:漂泊在外,以食物为生。丈夫:自称,表明身份和责任感。行李:指携带的物品,此处特指财物。问津:寻求渡河的方法或途径。津:渡口。
- 赏析:此句反映了作者在外漂泊、四处求生的艰辛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诗中的“旅食”二字,更是强调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未来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 怀来白壁聊披褐,袖有苍精岂傍人。
- 译文:怀抱着洁白如玉的白壁,暂且身着粗布衣裳,衣袖里却藏着珍贵的药材,岂能平庸地度过一生。
- 注释:怀来:抱着,指带着某种珍贵物品。白壁:这里指代贵重的财物或人才。披褐:穿着粗布衣服。袖有苍精:袖子里有宝贵的药物。岂傍人:怎么能平庸地度过一生。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与财富,但仍需保持谦逊和低调的态度。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现状与理想状态,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 痛饮且歌燕市筑,振衣休染洛京尘。
- 译文:痛快饮酒歌唱,燕京的城墙下建起高台,振翅高飞不要沾染洛阳城的尘土。
- 注释:燕市:指燕京,即今北京。筑:高楼台榭,指建筑。振衣:振翅高飞,比喻摆脱世俗的束缚。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畅饮高歌、意气风发的图景。通过对燕京城郭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自我修养的追求,表达了他不随波逐流、追求高尚品格的决心。
- 安危异日须吾辈,折得名花不当春。
- 译文:国家安危的时刻到来时,我们必须挺身而出,那时你我才能像折取名贵花卉一样,在春天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 注释:安危:国家的安危,指国家面临危机时。异日:将来。须吾辈:必须由我们这些人来做。折得:折取,比喻实现或完成某事。名花:指名贵花卉,比喻美好的事物。不当春:不能错过春天这个时机。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责任的担当。通过将国家安危与个人行动联系起来,强调了个人应该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时机把握的重视。
赏析:
《送林坦之垂之兄弟上春官二首》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兄弟在人生道路上的艰辛与奋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一首诗中“旅食西风几问津,丈夫行李未全贫”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艰辛与无奈。这里的“旅食”指的是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问津”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寻找人生出路过程中的困惑与无助。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然而,尽管生活艰辛,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第二首诗中,“怀来白壁聊披褐,袖有苍精岂傍人”则展示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里的“怀来白壁”象征着诗人所拥有的宝贵财富,而“披褐”则代表着诗人朴素无华的生活状态。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即便身处逆境,也不忘初心,坚守信念的决心。
这两组诗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例如,“痛饮且歌燕市筑,振衣休染洛京尘”这句诗中,“燕市筑”和“洛京尘”两个意象相互映衬,既展示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又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而“安危异日须吾辈,折得名花不当春”则通过“名花”这一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注和期待。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表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这两组诗还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重视。在诗中,诗人多次提到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如“执手肝肠热”和“扬帆江海秋”。这些描述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乐于助人和慷慨大方的性格特点。而在第二首诗中,“安邦定乱非关命,济世安民在汝曹”一句则明确指出了朋友之间应该共同承担起拯救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这种对于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使得这两组诗不仅仅是一首首独立的诗歌作品,更成为了一部充满情感和智慧的文学作品。
《送林坦之垂之兄弟上春官二首》这两组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它们不仅是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颂歌,也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和呼唤。通过对这两组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邓云霄这位文学巨匠的创作才华和独特风格,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