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还似故园黄,遥忆东篱水竹旁。
着雨繁英如有泪,悲秋迁客岂无肠。
羁栖远国身仍寄,磊落雄心老更狂。
久矣淫霖连朔晦,虚疑风雨妒重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1. 诗句详解
  • “菊花还似故园黄”:描述了诗人所见之菊花,与故乡的菊花颜色相似。这里的“黄”可能指菊花的颜色,也可能象征着故乡的色彩。
  • “遥忆东篱水竹旁”:诗人回忆起在故乡时,常常在东篱下观赏菊花,周围有清澈的溪水和竹子环绕。
  • “着雨繁英如有泪”:描述菊花在雨中的景象,如同含泪般哀伤。这里的“着雨”可能指菊花被雨水打湿,而“繁英”则形容菊花繁多。
  • “悲秋迁客岂无肠”: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伤,认为自己作为一个被贬谪的官员,内心的忧伤与秋天的萧瑟相呼应。
  1. 译文与注释
  • 译文
  • 凄凄暮雨滞南鸿,冷翠幽香对菊丛。
  • 三径已荒摇落后,半生多在别离中。
  • 自甘署冷容官拙,敢谓诗穷得句工。
  • 注释
  • 凄凄暮雨滞南鸿:凄切的暮色中,雨水滞留了归途的南飞大雁。
  • 冷翠幽香对菊丛:寒冷之中,菊花散发出幽香,显得格外清冷。
  • 三径已荒摇落后:曾经的小径因年久失修而荒芜,落叶随风摇曳。
  • 半生多在别离中:诗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离别中度过,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 自甘署冷容官拙:虽然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但诗人甘于寂寞,不追求官职上的显贵。
  • 敢谓诗穷得句工:尽管诗歌创作上遇到了困难,但诗人仍努力尝试,追求诗句的完美。
  1. 赏析
  • 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这首诗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通过对菊花、雨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境遇的感受。
  • 艺术手法的运用: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元素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如“着雨繁英如有泪”,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表达的深刻性: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如政治失意等。这种深刻的主题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重阳后一日署中听雨看菊二首》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诗人邓云霄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