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雅量波千顷,寂寂孤坟土一抔。
衰草残苔侵古篆,伤心春日飒如秋。
注释:
- 黄叔度墓:指东汉末年名士、政治家黄宪的墓,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
- 雅量:宽宏大量。
- 波千顷:比喻胸怀广阔如同千顷波浪一样。
- 寂寂孤坟土一抔(póu):形容墓地荒凉,只有一把坟墓里的土。
- 衰草残苔侵古篆:意思是枯萎的草地和残留的苔藓侵蚀了古老的碑文。
- 飒如秋:意思是风声凄厉,就像秋天的风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黄宪墓为描写对象,通过对墓前的景色和氛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首句“黄叔度墓”,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黄宪的墓。黄宪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政治家,他在政治斗争中多次失败,但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屈不挠。他的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王维,使他在后来的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
次句“雅量波千顷”,用来形容黄宪的胸怀像千顷的波浪一样宽广无边。这里的“波”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对黄宪胸怀的一种形象比喻。他用宽阔的胸怀包容了世间的一切,包括那些对他不利的人和事。这种胸怀使得他能够在困难面前坚持信念,不放弃追求。
第三句“孤坟土一抔”,则描绘了黄宪墓地的荒凉景象。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墓地比作一片荒芜的土地,只剩下一把坟墓里的土。这种荒凉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凄凉和孤独,仿佛黄宪的灵魂也在这里被埋葬。
接下来的两句“衰草残苔侵古篆,伤心春日飒如秋”,进一步描绘了墓地的环境。衰草残苔侵蚀了古老的碑文,而春风则吹得如同秋天一般凄厉。这些景色都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黄宪生前的遭遇和身后的寂寞。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宪墓的荒凉景象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其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墓地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