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新雨涨平堤,柳暗长桥莺乱啼。
万户楼台如镜里,千门弦管喧于市。
五丝系臂醉蒲觞,争看龙舟戏江水。
红帘彩鹢木兰桡,锦缆牙墙奏玉箫。
簇簇黄头歌欸乃,重重翠扇伫娇娆。
楼船画舫纷停泊,别上江亭开水阁。
两岸游人似堵墙,绮罗耀日相交错。
游人开处使君来,伐鼓填填响若雷。
屏帐駊騀张巨舫,琼筵乐部递相催。
使君重文兼好客,当筵载笔皆词伯。
未许丰容斗艳妆,直从险峻看标格。
梨园曲罢报诗成,江上游龙急瞲声。
鳞甲翻波风雨恶,江胥河伯避霓旌。
输嬴未决雌雄队,垒鼓催桡浪花碎。
锦标夺得快先登,两岸千人齐喝采。
输者惭兮嬴者矜,回舟赌胜更凭陵。
江波咫尺分吴越,往事千年感废兴。
越兴吴废付东流,南国烟花恣浪游。
谁向澄潭伤屈子,空余兰杜结离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创作的一首长古诗《阊门观竞渡戏作长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端阳新雨涨平堤,柳暗长桥莺乱啼。
- 万户楼台如镜里,千门弦管喧于市。
- 五丝系臂醉蒲觞,争看龙舟戏江水。
- 红帘彩鹢木兰桡,锦缆牙墙奏玉箫。
- 簇簇黄头歌欸乃,重重翠扇伫娇娆。
- 楼船画舫纷停泊,别上江亭开水阁。
- 两岸游人似堵墙,绮罗耀日相交错。
- 游人开处使君来,伐鼓填填响若雷。
- 屏帐駊騀张巨舫,琼筵乐部递相催。
- 使君重文兼好客,当筵载笔皆词伯。
- 未许丰容斗艳妆,直从险峻看标格。
- 梨园曲罢报诗成,江上游龙急瞲声。
- 鳞甲翻波风雨恶,江胥河伯避霓旌。
- 输嬴未决雌雄队,垒鼓催桡浪花碎。
- 锦标夺得快先登,两岸千人齐喝采。
- 输者惭兮嬴者矜,回舟赌胜更凭陵。
- 江波咫尺分吴越,往事千年感废兴。
- 越兴吴废付东流,南国烟花恣浪游。
- 谁向澄潭伤屈子,空余兰杜结离忧。
注释解析:
- 端阳新雨涨平堤,柳暗长桥莺乱啼。
- “端阳”指的是中国的端午节,通常在农历五月五日。新雨意味着刚刚下过的雨水。涨平堤表示水位上升,可能因为暴雨。柳暗长桥莺乱啼则描绘了雨后长桥上的柳树更加茂密,而莺鸟因雨后空气湿度增加而在树上啼鸣。
- 万户楼台如镜里,千门弦管喧于市。
- 这句描述端午节期间,城市的繁华景象。万户楼台指众多高楼大厦,如同镜子一般映照着天空;千门则是指很多家门。弦管是古代乐器的一种,此处用“喧于市”形容端午节的热闹气氛,人们欢聚一堂庆祝节日。
- 五丝系臂醉蒲觞,争看龙舟戏江水。
- 这里提到的“五丝系臂”是一种古代风俗,人们在手臂上绑上五色的丝线,寓意驱邪避病。醉蒲觞指饮酒至醉。龙舟比赛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人们观看激烈的龙舟赛,场面热烈。
- 红帘彩鹢木兰桡,锦缆牙墙奏玉箫。
- “红帘”指红色的帘幕,“彩鹢”即五彩装饰的船只,“木兰”是古代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锦缆牙墙指的是精美的船只上有华丽的缆绳和雕饰的墙壁,而“玉箫”则是指音乐中的吹管乐器,此处形容船上奏乐的场景。
- 簇簇黄头歌欸乃,重重翠扇伫娇娆。
- “簇簇黄头”描述人群密集的样子,黄头可能是某种特定装扮或颜色的头发。“歌欸乃”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翠扇”则是指女子佩戴的绿色扇子。这里的描写突出了节日中人们的活力与美丽。
- 楼船画舫纷停泊,别上江亭开水阁。
- “楼船”和“画舫”都是大型船只,用于水上游玩。“纷停泊”表明节日期间各种船只聚集停泊。“江亭”是靠近江边的亭子,“开水阁”则是指水上的阁楼,两者结合说明节日时人们不仅在陆地上聚会,还在江面上享受乐趣。
- 两岸游人似堵墙,绮罗耀日相交错。
- “两岸”指的是河流两岸,“游人”指的是游客或行人。“似堵墙”形容人群之多,如同一堵墙一样紧密。“绮罗”指华丽服饰,“耀日”则是指日光照射下的绚丽光芒。这里描述了节日时两岸的热闹景象。
- 游人开处使君来,伐鼓填填响若雷。
- “游人”指的是游客或者观赏者,“使君”在这里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伐鼓填填”形容鼓声震天响起,声音洪亮。这反映了节日期间人们的狂欢场景。
- 屏帐駊騀张巨舫,琼筵乐部递相催。
- “屏帐駊騀”指大型的帐篷或船舱,用来提供遮蔽和休息的地方。“琼筵”指精美的宴席,“乐部”则指负责宴会音乐演奏的音乐团队。这句描述了节日期间人们享受美食和音乐的场景。
- 使君重文兼好客,当筵载笔皆词伯。
- “使君”指的是地方官员或地主,“重文”表示重视文化和文学,“兼好客”则是指既喜好文学又喜欢宾客。“当筵载笔”指的是在宴会上挥笔作诗,“词伯”是指擅长写诗的人。这里强调了地方官员和文人雅士在节日中的交流与创作。
- 未许丰容斗艳妆,直从险峻看标格。
- “未许”表示不允许,“丰容”指艳丽的打扮,“斗艳妆”是指相互之间比较美艳程度的装扮。“险峻”指高难度或不寻常的事物,“标格”则是指人的风度或风格。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节日中的人们注重内在品质而非外表的华丽。
- 梨园曲罢报诗成,江上游龙急瞲声。
- “梨园”是中国皇家梨园的简称,古代戏曲表演的地方,“曲罢”指戏曲表演结束。“报诗成”是指完成诗歌创作。“江上游龙”可能是指江中的龙舟,“急瞲声”则是急促且有力的声音,形容龙舟比赛中的竞争气氛。
- 鳞甲翻波风雨恶,江胥河伯避霓旌。
- “鳞甲”指龙舟上的装饰物,“翻波”指龙舟在水中快速前进掀起的水波。“风雨”形容天气恶劣,“河伯”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河神,而“霓旌”则是彩色的旗子,用来引导航行,这里形容龙舟比赛时风浪之大,让河神都感到害怕。
- 输嬴未决雌雄队,垒鼓催桡浪花碎。
- “输赢”指比赛的结果,“未决雌雄队”指的是尚未分出胜负的比赛队伍,“垒鼓催桡”是用鼓声催促划桨的动作,“浪花碎”则是形容波浪拍打桨声,形象地表现了比赛激烈紧张的氛围。
- 锦标夺得快先登,两岸千人齐喝采。
- “锦标”指比赛用的奖品或象征胜利的标志,“夺得快先登”表示迅速取得胜利并登上领奖台。“两岸千人齐喝采”描绘了现场观众热烈欢呼的景象。
- 输者惭兮嬴者矜,回舟赌胜更凭陵。
- “输者惭兮嬴者矜”描述了失败者和获胜者的心理状态,前者可能感到羞愧,后者则可能感到自豪。“回舟赌胜更凭陵”意味着双方再次较量,竞争更加激烈。这句体现了比赛的刺激和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心理。
- 江波咫尺分吴越,往事千年感废兴。
- “江波咫尺分吴越”表达了距离之近使得两地仿佛可以轻易划分的情景,“往事千年感废兴”则是指过去的事情经过长时间变迁仍能感受到其兴衰之感。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文化遗产的感慨。
- 越兴吴废付东流,南国烟花恣浪游。
- “越兴吴废”指的是越国的兴起和吴国的衰落的历史变迁,“付东流”则暗示着历史的终结或消逝。“南国烟花恣浪游”描绘了南方国家在历史变迁中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受拘束,可以随心所欲地游玩。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往历史变迁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