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上巳与清明,九衢车马嬉春晴。琼楼弄琵琶,故作断肠声。
何人传此曲,曲罢春郊遍青绿。踏青女儿年十五,纤腰如柳向人舞。
蹴鞠蹴鞠夜忘归,归来庭畔月移午。

诗句解析

1 年年上巳与清明,九衢车马嬉春晴。琼楼弄琵琶,故作断肠声。

  • 上巳和清明:这两个日期通常在古代中国是春游的好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出游赏景,享受春天的美好。
  • 九衢(jú):古时指京城的主要街道,这里比喻人群熙攘的地方。
  • 嬉春晴:游玩在晴朗的春日里,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愉悦心情。
  • 琼楼:华丽的楼阁,常用来形容富贵之地。
  • 弄琵琶:即弹奏琵琶,这里指的是音乐表演。
  • 曲罢春郊遍青绿:演奏完毕后,春天郊野处处都被美丽的景色所覆盖。
  • 踏青:踏春,春季郊游。
  • 纤腰如柳向人舞(注释2): 形容女子的身材纤细如同柳树般柔美,随着舞动而摆动。
  1. 何人传此曲,曲罢春郊遍青绿。
  • 何人传此曲:询问是谁把这首歌传播开来。
  • 曲罢春郊遍青绿:乐曲结束时,整个春天的郊外都被美丽的自然景色装饰着。
  1. 蹴鞠蹴鞠夜忘归,归来庭畔月移午。
  • 蹴鞠:踢足球或毽子等游戏。
  • 夜忘归:夜晚玩得很晚忘记了回家。
  • 庭畔:庭院旁边。
  • 月移午:月亮移动到了正午时分。

译文
每年上巳和清明时节,九条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欢快的车马和人们的笑声。华丽的楼阁里传来了琵琶声,仿佛是故意制造出让人心痛的悲调。不知是谁将这首曲子传播开来,一曲终了,春天的原野变成了一片翠绿。

春天的傍晚,有人还在踢着球玩耍到深夜,直到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回到家中,看到庭院边斜挂的明月已移到了正午时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上巳和清明的热闹场景以及夜间的欢聚活动,展现了古代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生活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比白天的快乐和夜晚的留恋,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的“纤腰如柳向人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年轻女子的优雅姿态,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传达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