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发靖虏,残雪照山头。
冽气凝青嶂,寒光迫翠裘。
孤臣愁绝塞,万里望中州。
扰扰无东计,悽悽欲岁遒。
冬日靖虏晓发
初冬早晨出发前往靖虏,残雪覆盖着山头。
凛冽的冷气凝结在青嶂之上,寒光逼人的翠裘。
孤独的臣子愁绪满怀,遥望着远方的中州。
纷杂无计可施,惆怅岁暮时光。
【注释】
- 冬日:冬季。
- 靖虏:古地名,今河北省北部地区,这里指代北方。
- 初冬:冬天开始的时候,指农历十月或十一月。
- 发:出发。
- 残雪:未融尽的白雪。
- 照:照耀。
- 山头:山之最高处。
- 冽气:寒冷的气息。
- 凝青嶂:使青色的山嶂更加清冷。
- 迫:迫近,靠近。
- 翠裘:深绿色的皮衣。
- 孤臣:孤独的臣子,泛指忠诚的官员。此处特指诗人自己。
- 绝塞:边塞。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东计:南方的计策、计划。
- 悽悽(qī qī):忧愁的样子。
- 岁遒:一年即将过去。
【赏析】
这首诗以“冬日靖虏晓发”开头,描绘了一幅初冬时节清晨出发前往靖虏的情景。诗人用“残雪照山头”来形容景色,展现了冬天特有的寂静和寒冷。接下来,“冽气凝青嶂,寒光迫翠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气氛,使得整首诗的氛围变得越发沉重。
中间四句主要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作为孤独的臣子,面对茫茫的边塞,心中充满了忧虑和孤独。他遥望着远方的中州,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现实却使他陷入了迷茫和无助。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中的“孤臣愁绝塞,万里望中州”成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他感叹于自己的困境,但也试图寻找解决之道。然而,面对纷杂而无计可施的局势,他感到无比凄凉,仿佛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和孤独游子的心境抒发,展现了一个忠诚官员的内心世界。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