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王公浪脱巾,英豪跌宕迈稠人。
乾坤老我凋双鬓,风月凭谁伴一身。
事变苍黄堪堕泪,天高视听岂无神。
穷阴急景催年暮,引领金鸡释罪臣。

这首诗是王安石酬答杨椒山的诗,共四首。第一首写诗人曾向王公脱下官帽(表示不恋权位),以英豪自许,意气风发,傲视众人。第二首写诗人年华老去,头发花白,只有自然美景作伴,无人相伴,只能独倚金鸡,寄托自己的悲愤之情。第三首写世事变迁,令人感伤落泪;天高地远,谁人又能洞察其深意?第四首写穷阴逼人,时日匆匆,催人老去;希望早日解脱罪责。

注释:

  • 曾向王公浪脱巾:曾向王公(指皇帝)脱下官帽。
  • 英豪跌宕迈稠人:以英豪自许,气节高洁,傲视众人。
  • 乾坤老我凋双鬓:天地间(乾坤)已将我的头发(双鬓)变白。
  • 风月凭谁伴一身:没有人能与我共享美好的景致。
  • 事变苍黄堪堕泪:世事变化无常,使我不禁悲伤落泪。
  • 天高视听岂无神:即使天高云淡,但人们还是可以洞察其深意。
  • 穷阴急景催年暮:穷困阴暗的天气(指朝廷对王安石的排挤)催促着岁月流逝,使人衰老。
  • 引领金鸡释罪臣:引领(指等待)金鸡(指太阳)驱赶(指驱逐)有罪的人。
    赏析:
    这是王安石为酬答杨椒山所写的四首诗中的第一首。诗人用“曾向王公”和“英豪跌宕”两个词语表达了他傲视众人、不屑于权贵的性格特点。接着诗人又以“乾坤老我”和“风月凭谁”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孤独无助的感慨。最后诗人以“穷阴急景催年暮”来表达自己期待解脱罪责的心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满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