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怜薄幸损霓裳,古洞生寒思正长。
芳草不归春寂寞,斜阳凝望晚苍茫。
鹤飞沧海云初断,人远瑶台花自香。
风树萧萧月炯炯,晤郎仿佛复羞郎。
《次韵唐人刘阮五首·游天台》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刘阮为题,借咏刘阮之游天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无奈。
首联“卧怜薄幸损霓裳,古洞生寒思正长。” 意思是:躺在床上怜惜薄情寡义之人破坏了我的霓裳羽衣,古老的山洞里弥漫着寒气,让我不禁想起了往事的种种。这里用“霓裳”比喻自己的服饰,暗示自己曾经有过美好的生活和梦想。
颔联“芳草不归春寂寞,斜阳凝望晚苍茫。”的意思是:春天来了却看不到花儿开放的草地,让人感到寂寞,夕阳西下,我凝视着远方的山峦,心中充满了迷茫。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鹤飞沧海云初断,人远瑶台花自香。”的意思是:一只白鹤在大海上空飞翔,云雾刚刚散去,而我已经远离故乡,无法与亲人团聚。这里的“瑶台”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尾联“风树萧萧月炯炯,晤郎仿佛复羞郎。”的意思是: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月光皎洁明亮,仿佛是在向我诉说着什么。然而当我再次看到那个男子时,又觉得有些羞愧,因为我知道他已经离去,而我依然在原地等待。这里的“风树萧萧”和“月炯炯”都是描写环境氛围的词语,而“晤郎仿佛复羞郎”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刘阮游天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无奈。诗人以刘阮为题,借咏刘阮之游天台,实际上是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和遭遇。他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意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