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秋老欲黄昏,扶杖闲阶踏藓痕。
芳咀落英来砌畔,吟听促织傍篱根。
微风病叶先投地,斜日寒烟半在门。
诗景满庭人独倚,飞鸿送尽水南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晚” - 描述了一个深秋的傍晚景象。
  2. “孤城秋老欲黄昏” - 形容一个孤独的城市在秋天显得格外衰老,接近黄昏。
  3. “扶杖闲阶踏藓痕” - 描述了诗人扶着拐杖,悠闲地走在台阶上,留下了踩过的藓类植物的痕迹。
  4. “芳咀落英来砌畔” - 花朵落下时,被轻轻品尝,落在了台阶边缘。
  5. “吟听促织傍篱根” - 在篱笆旁聆听蟋蟀的鸣叫声。
  6. “微风病叶先投地” - 微风中,生病的树叶率先掉落到地上。
  7. “斜日寒烟半在门” - 斜阳和冷烟交织在一起,映照在门上。
  8. “诗景满庭人独倚” - 庭院中的景色如诗一般美丽,但只有一个人静静地倚靠在门边。
  9. “飞鸿送尽水南村” - 大雁飞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注释:

  • “秋晚”:秋季的傍晚。
  • “孤城秋老欲黄昏”:孤寂的城市在秋天显得格外古老,仿佛即将进入黄昏。
  • “扶杖闲阶踏藓痕”:扶着拐杖,悠闲地走在台阶上,留下踏过的藓类的踪迹。
  • “芳咀落英来砌畔”:用舌头轻轻地品尝着花瓣落下的样子,落在了台阶的边缘。
  • “吟听促织傍篱根”:在篱笆旁边聆听蟋蟀的鸣叫声。
  • “微风病叶先投地”:微风吹过,有病态的叶子首先飘落到地面。
  • “斜日寒烟半在门”:夕阳斜射,冷雾缭绕,一半笼罩在门上。
  • “诗景满庭人独倚”:庭院里满是诗意的景象,但只有一个人静静地靠在门边。
  • “飞鸿送尽水南村”: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首句以“孤城秋老欲黄昏”开篇,营造出一幅深秋黄昏时分的孤寂画面。接着,诗人通过扶杖闲阶、咀嚼落英、聆听蟋蟀等行为细节,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然而,随着夜幕降临,诗人的身影也显得孤独而无助。最后一句“飞鸿送尽水南村”,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了高潮,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生命感悟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