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实只应酬国士,绿香翻为野猿探。
不缘便捷先偷眼,自是山翁午梦酣。

【注释】

①山猿:指山中猕猴。

②国士:对贤人的尊称。

③午梦酣:中午的睡梦里,意指在梦中。

【赏析】

《山猿窃桃图》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佳实只应酬国士,绿香翻为野猿探”。诗人以国士自喻,表明他虽然身处官场,心却如山中之猿般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这里的“国士”指的是那些有才华、有德行的人,他们如同山林中的智者一般,懂得欣赏自然之美,也懂得珍惜自己的内心世界。而“绿香翻为野猿探”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野猿比作诗人自己,它们在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在探寻着人生的真谛。

第二句“不缘便捷先偷眼,自是山翁午梦酣”。诗人用“不缘便捷先偷眼”来形容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并不贪图一时之快;而“自是山翁午梦酣”则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里的“山翁”指的是隐居山林的老者,他们常常在午时时分沉浸在梦中,忘却了世俗的纷扰。

第三句“不缘便捷先偷眼”,与前两句形成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不贪恋眼前的繁华。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因为他知道,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

最后一句“自是山翁午梦酣”,则是诗人对自己性格的总结。他喜欢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愿意像山翁一样沉浸在午时的梦中,忘却一切烦恼和忧愁。这种心境既宁静又深沉,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山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名利看得很淡、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成为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效仿的对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