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乌衣怯晓寒,花间杜宇泣春残。
冷风疏雨行不得,南陌清光自可叹。

【解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全诗共四句。首句“云外乌衣怯晓寒”写诗人在晨曦中遥望京城长安,但见远山含翠,薄雾轻飘。第二句“花间杜宇泣春残”写诗人听到杜鹃声声悲切的啼叫,看到春去秋来、花落花开的自然规律,想到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第三句“冷风疏雨行不得”,写诗人在长安城外,被冷风吹着,又被细雨淋着,想往南走又没有路可走。末句“南陌清光自可叹”,诗人站在长安城外的路上,看着夕阳西下,感叹自己的遭遇与前途。

译文:

远远地看见长安城,云雾缭绕在山外头,清晨的寒气让人害怕,花丛间一只杜鹃鸟哀鸣着,春天即将结束,我不禁叹息。

注释:

①道遇寒食忆宋之问:道遇即在路上偶遇,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或后一天,人们禁火吃冷食。这句意思是说诗人在长安路上遇到寒食节,怀念宋之问。

②乌衣:指唐京都长安城西的乌衣巷,因东晋时王导家族居住在此。

③花间杜宇:指杜鹃鸟。杜鹃鸟的叫声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里暗指宋之问被贬。

④清光:即斜阳。这句的意思是说:在长安城外行走,看着夕阳西下,不禁叹息自己的遭遇和前途。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是写诗人在长安城外遇到寒食节,想起了远在京城长安的好友宋之问。“云外”三句,是写自己在长安城外行走,看着夕阳西下,不禁叹息自己的遭遇和前途。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有如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