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黄芳誉重如山,可慕当年不可攀。
银笔恨无今日传,循良犹在口碑间。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龚黄芳誉重如山,可慕当年不可攀。
银笔恨无今日传,循良犹在口碑间。
注释:龚黄的名誉像山一样重,让人敬仰但当年难以企及。可惜现在无法亲眼目睹他的风采,只能通过口碑来了解他的优点和美德,如同海山相连一般紧密。
赏析:这首诗是刘春台太守对龚黄芳的颂扬和怀念之情。诗中表达了对龚黄芳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其美好品质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
龚黄芳誉重如山,可慕当年不可攀。
银笔恨无今日传,循良犹在口碑间。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龚黄芳誉重如山,可慕当年不可攀。
银笔恨无今日传,循良犹在口碑间。
注释:龚黄的名誉像山一样重,让人敬仰但当年难以企及。可惜现在无法亲眼目睹他的风采,只能通过口碑来了解他的优点和美德,如同海山相连一般紧密。
赏析:这首诗是刘春台太守对龚黄芳的颂扬和怀念之情。诗中表达了对龚黄芳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其美好品质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
夏夜独坐 独坐芳庭晚,遥依银浦清。 竹风披溽暑,山月静荒城。 有酒闲仍醉,无官负自轻。 年年沧海上,高兴此平生。 译文: 夏天的夜晚,独自一人坐在芬芳的庭院中,远远地依偎在清澈的河流旁。微风吹过,竹叶摇曳,赶走了闷热的暑气;明亮的月光洒在寂静的荒废的城池之上。手中斟满美酒,却依然沉醉其中,没有官职的我反而感到轻松自在。每年夏天,我都会来到这片大海之滨,心情舒畅,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对雪限韵 错落明垂地,岑寥冷闭关。 寒庭花满树,青海玉连山。 作赋才难企,高眠迹可攀。 怀人清兴发,孤棹夜中还。 注释: 1. 错落明垂地:形容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如同星星点点的灯火照亮大地。 2. 岑寥冷闭关:形容四周寂静无声,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3. 寒庭花满树:形容庭院里盛开着各种花朵,给人一种寒冷而美丽的感觉。 4. 青海玉连山:形容远处的山峰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与天空相连。 5.
初秋暑退晚坐 蟋蟀鸣阶下,凉风动槛前。 露华侵袂湿,月魄缀檐翩。 酷暑知何去,清宵自不眠。 幽吟对修竹,相与斗㛹娟。 注释: 1. 蟋蟀鸣:蟋蟀在秋天发出声音,这里用来代表季节的变化。 2. 阶下:台阶下方,指的是房间内的地面。 3. 槛前:窗户或者门框前面,这里是形容夜晚凉爽的环境。 4. 露华:指露水。 5. 袂(mèi):袖子,泛指衣服。 6. 月魄:月亮的光辉。 7. 清宵:清静的夜晚
盐城闻促织 忽闻鸣促织,应自感清秋。 花底来何暮,风前听未休。 异乡人不寐,故里思难酬。 骨肉经年别,湖天回白头。 译文注释 - 忽闻 - 突然听到,指偶然听到蟋蟀叫声。 - 鸣促织 - 指蟋蟀的叫声,促织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昆虫,常用来比喻声音急促或节奏明快的事物。 - 应自 - 根据自然规律或习惯,应该感到或觉得。 - 清秋 - 秋天,通常与萧瑟、凄凉等情感相关联,表示一种深秋的感觉。
【注释】 官衙夜雨:官府衙门夜晚的细雨。 清馆鸣寒雨:清冷的公馆中,听到窗外的雨水滴答作响。 离人寄远天:远离家乡的人,寄托于天空的思念之情。 高风岁欲暮,孤烛夜如年:高风凛冽,岁月渐长,孤独地点亮了一支蜡烛,在寂静的夜晚,它仿佛陪伴了一年又一年。 妻病沈双鲤,儿官苦独贤:妻子生病卧床不起,家中缺少帮手;儿子被提升为官员,独自承受着重任与压力。 羁愁千里外,鱼目五更前:因公务而身居他乡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海邑消烦暑” - 注释:海邑,指的是海边的城市。消烦暑,意为消除烦闷和炎热的暑气。 - 译文:海边的城市中,炎热的暑气已被驱散。 第二句:“星河坐晚凉” - 注释:星河,指银河。坐晚凉,意为在晚上享受凉爽。 - 译文:在夜晚,我坐在屋外的院子里,仰望繁星点点的银河,感受着凉爽的晚风。 第三句:“清风来独树” - 注释:清风,指微风。独树,意味着只有一棵树。
雨中 冥雨朝还暮,凄风夏作秋。 竹光联榻润,苔色上衣浮。 古木惊涛转,飞甍瀑布流。 清轩人独倚,尽日看浮沤。 注释: - 冥雨朝还暮:形容雨下得很大,时间很长,从早晨一直下到晚上。 - 凄风夏作秋:形容夏天的风很冷,像是秋天一样。 - 竹光联榻润:用竹子的光来照亮,使得床上湿润。 - 苔色上衣浮:苔藓的颜色像水一样在衣服上流动。 - 古木惊涛转:古老的树木像海浪一样翻涌。 - 飞甍瀑布流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翠盖斜阳外,雕舆绿水边:意思是在黄昏时分,车盖在斜阳下,马车停在绿水边。 - 清风吹细葛,微雨散遥天:意思是微风吹动细葛布,雨雾飘散在远方天空。 - 沙鸟盟何在,溪鱼乐自牵:意思是沙洲上的鸟类盟誓在哪里呢?溪水中的鱼儿快乐地游着。 - 好来垂钓处,只是近人烟:意思是最好来垂钓的地方,只有靠近人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夕阳、微风、细葛
【注释】 柴沟:地名,在今安徽省宿松县境内。归:归宿。映沈:夕阳的余晖。疾:急风。悲风卷地寒(形容天气很冷):悲风:凄惨的秋风。“卷”字写出了狂风的猛烈之势。 “烟中度淮水”:指渡过淮河时天已黄昏,天色昏暗,只能看见烟雾中的淮河水面轮廓。淮水:指淮河。 “月下扣柴关”:指夜深时敲着柴门入宿。柴关:用柴草搭成的门户,这里借指住所。 “半醉霜犹冷”,“孤眠灯欲残”:描写了诗人酒后仍不能入睡的情景
《腊日逢春日,新年入旧年。野梅残雪后,江雁暖风前。老眼园林雾,闲身湖海天。朱颜那可再,偷向醉中还》是明代赵完璧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首诗“腊日逢春日”描述的是腊月时节,迎来了春天的气息。腊月,即农历十二月,是中国农历的一个月份,这个时候的天气寒冷,万物蛰伏,而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诗人通过“腊日逢春日”的描写,表达了对新春的到来的喜悦和期待。 “新年入旧年
庐陵太守来东海,政和化美春常在。 庐州(今江西南昌)的长官迁到东海县任太守,这里政治清明、风调雨顺,春天总是如期而至。 惯寻山水积英贤,朱弦欲奏朱颜改。 他经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结交许多英才贤士,如今想弹奏琴瑟,想要演奏一曲《高山流水》等高雅的曲子。 注释: 庐陵: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 东海: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郯城西南。刘宋孝武帝时曾改称东莱郡,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部。 政和
注释: 1. 癯自从肥窥战胜,清操冰玉呈孤莹。 癯:瘦。 癯自肥窥战胜:比喻自己虽然肥胖,但是能战胜敌人。 清操冰玉呈孤莹:形容自己的清廉和高洁。 2. 负义封侯自烈然,尘埃讵为如钩应。 负义封侯自烈然:指违背良心而取得功名的行为是可耻的。 尘埃讵为如钩应:比喻名利地位如尘土,不值得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刘春台太守写的。他在州治大观楼看到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的景象
注释:风流儒雅慕豪雄,指的是刘春台太守的风度与儒雅。勋业文章海岱空,指的是他的功勋和文章成就如同大海和泰山一样伟大。天地无私人似约,指的是他对待天地的态度就像古人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仲舒端合到天东,指的是他的行为举止与孔子相仿,能够抵达天的东方。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刘春台太守的。诗中描绘了刘太守的儒雅风度和辉煌的功业,他的文章如海岱般浩瀚,对待天地的态度也如古人所云
【注释】 刘春台:指唐代诗人刘禹锡。太守州治,指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所建的苏州城。大观:这里指苏州城外有一座大观塔。天日、雄胜:指苏州城的壮丽景象。海山:指南山。连:连接。联因:指《南浦别》一诗。十咏其韵简上:即“十咏”中的一首,是刘禹锡在苏州所作,诗中写景,以“云林”比喻苏州城。简上:指书信的开头,这里指写给友人的信。 【赏析】 这是诗人为刘禹锡的一首诗写的序言。 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
诗句: 将军身自旧周来,大义还当仔细裁。 1. 诗意解析: - “将军身自旧周来”中的“旧周”可能指的是过去的周朝或者指历史上的某个将军。这里表达了一种历史的传承和延续,暗示了诗人对英雄行为的尊敬和继承。 - “大义还当仔细裁”中的“大义”指正义或道德的重要性,强调在重大的道德问题上必须审慎处理。“仔细裁”则暗示了决策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需要深思熟虑。 2. 译文对照: -
诗句解析 金身范蠡 “金身”通常指的是佛像或神像以金属或黄金制成的身体。在这里,它可能是指一位具有金身的佛教形象,即如来佛。范蠡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帮助越国成功灭了吴国,后隐居江湖,被称为“商圣”、“兵圣”。这里可能是用范蠡的事迹来形容这位金身的佛教形象。 “报国忠良义自深”:这句诗表达了对国家忠诚、正直和仁义深厚的情感。这里的“忠”,意味着忠于国家;“良”,指道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