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高秋,城南昨夜游。
行厨依绿树,长席近河流。
鸥梦芙蓉渚,渔灯杜若洲。
荒闲尽堪乐,何必酒家楼。
译文
城南的夜晚,明月高挂,照亮了秋天的天空。
昨夜我们在城南游玩,行厨傍绿树,长席近河流。
梦里是鸥鸟飞过芙蓉花盛开的水洲,渔火闪烁在杜若丛生的河岛。
荒废的地方也足以让人快乐,何必去酒家的楼阁?
注释
- 城南夜集:指在某个城市的南边进行夜间的集会或聚会。
- 明月照高秋:明月映照着秋天的夜空,强调时间的静谧和美丽。
- 城南昨夜游:昨天晚上我们在城南游玩的情景。
- 行厨依绿树:行厨(即厨房)建在绿树环绕的地方,形容环境优美宜人。
- 长席近河流:长席(即餐桌)紧挨着河流,说明地点靠近水域。
- 鸥梦芙蓉渚:梦中仿佛是鸥鸟飞过芙蓉花盛开的水岛。
- 渔灯杜若洲:渔夫的灯光在杜若丛生的小洲上闪烁。
- 荒闲尽堪乐:即使是废弃闲置的地方也足够使人快乐。
- 何必酒家楼:为什么要去那些供人饮酒作乐的酒楼?这里的“何必”表达了一种对酒楼繁华景象的否定态度,认为真正的快乐不需要依赖于这些表面的事物。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简朴生活向往的诗歌。首句通过描写明亮的月光和高耸的秋景,营造出宁静而优美的夜晚气氛。第二句则转向具体的活动,描述了与友人在城南夜晚相聚的场景。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环境,行厨倚树,长席近河,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自然和谐的意境。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以梦境的形式,描绘了自己在梦中看到的美景,包括飞过的鸥鸟和闪烁的渔灯。这不仅是诗人对自然美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他对繁华世界的不屑一顾,认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足。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个人独立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