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多岐阻,经春复到秋。
云山千里目,风树一天愁。
雁影将心远,江声带泪流。
明年寒食饭,归去洒松楸。

【注释】

云山:指家乡,这里指故乡。

客路:旅途。

经春复到秋:经过春天又到了秋天。

愁:忧愁,伤感。

雁影将心远:雁飞时留下的影子使游子思念家乡,而心却远离了故土。

江声带泪流:听到长江流水的声响就不禁流泪。

松楸:松木和楸树,均为落叶乔木,常作坟墓标志。

【赏析】

《云山》是唐代诗人王勃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四句写游子的思归之情;后两句写游子对故乡山水的依恋。全诗以“云山”为中心,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客路多岐阻,经春复到秋。”首二句,点出自己客居异乡,行踪不定,羁旅生活之艰难。

“云山千里目,风树一天愁。”三、四两句,由眼前所见之景而引出内心之情。游子登高望远,但见青山白云,满目苍翠,然而他却不能欣赏它,反而觉得它令人生愁。因为游子知道,青山白云之中,有他日夜牵挂的故乡。

“雁影将心远,江声带泪流。”这两句写游子触景生情,想到故乡,而故乡又远在千山万水之外,于是心中充满了哀伤,泪水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明年寒食饭,归去洒松楸。”最后两句,写游子对将来归乡的情景。寒食节吃冷食,这是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游子想到明年寒食节的时候,就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那熟悉的山林中去,于是便忍不住要洒一掬泪水在松楸之间。

这首诗以“云山”为中心,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