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湓渎旧时居,粉阁犹存地一隅。
狂物自罹三尺法,佳人兼送万金躯。
夕阳陵谷烟云变,寒食荆榛雨露濡。
使者观风无暇问,土中埋没夜明珠。
【译文】
城南是湓渎旧时居,粉阁犹存地一隅。
狂物自罹三尺法,佳人兼送万金躯。
夕阳陵谷烟云变,寒食荆榛雨露濡。
使者观风无暇问,土中埋没夜明珠。
【注释】
登薛烈妇冢:指杜甫的《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又“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独伤,白云满山秦草碧。” 薛氏即杜甫妻薛氏,死于安史之乱。
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湓(pén)渎:水名,流经江西九江,北入长江。
粉阁:唐末诗人罗隐曾筑小楼于江边,号“粉楼”,因以名其集,后人亦称其诗为“粉体”。
三尺法:古刑法,五刑之一,指死刑。
佳人:指薛氏。
陵:大土山,这里泛指墓地。
荆榛雨露濡:草木丛生,荆棘遍地。
使者观风无暇问:使臣巡视各地,没有时间去问候。
土中埋没夜明珠:指杜甫在战乱中失去家人,心中悲痛,像珍珠一样被埋在黄土之下。
赏析:
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当时杜甫寓居在夔州,他怀着对妻子的深情思念之情,来到妻子的坟墓前,感慨万分。全诗通过描写妻子的坟墓、荒凉的墓地等景象,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悲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