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梅荒草水边坟,无处从人问子孙。
三尺断碑今又失,几多遗恨夕阳村。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前两句写荒草野梅,水边的坟墓,无人问津。后两句写断碑的残损,夕阳村的凄清。“古墓”即指“荒冢”,是作者对家乡故居的代称。“野梅”与“荒冢”相对,写出荒凉冷落的景象。“荒草”与“断碑”相映,更显荒凉之状。“水边”与“遗恨”相应,写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怅惘之情。“无”字既写出了墓地的荒凉,也写出了诗人的悲凉心情。“无处”二字写出了墓地的冷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人问子孙”写出了墓地的冷寂,但更突出了诗人的孤寂之感。“从人”一词,既写出了墓地的冷寂,又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字既写出了墓地的冷寂,也写出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几多”二字写出了墓地的凄凉,也写出了诗人的哀痛之情。“遗恨”一词,既写出了墓地的凄凉,也表现了诗人的哀痛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答案】
①荒郊野外的一座荒坟,野花杂草长满,水边一片荒芜。②没有人来打听这里的主人姓什么叫什么,他的子孙们不知流落在何处。③只见那三尺高的断碑又遭破坏,多少遗恨只能寄托在日落时分的村头。
译文:
野草丛生、野花遍地的墓地里,水边荒草杂树丛生。那里无人去问及祖先后代,他们的子孙早已不知去向。只有一块三尺高的断碣还在,可惜它也被毁坏了。夕阳西下,村中空荡荡地留下许多令人遗憾的遗恨。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所作,此诗以“古墓”为题,借描写荒冢之景抒发自己仕途失意的悲伤。诗歌的前两句描绘出墓地荒凉冷落的景象,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怅惘之情。
首句“野梅荒草水边坟”一句,描绘出墓地荒凉冷落的景象。野梅、荒草、水边以及坟地都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失落。
次句“无处从人问子孙”一句,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凄凉的气氛。墓地无人问津,人们不知道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家族的存在。这种无人问津的状态,也进一步强调了墓地的荒凉冷落。
第三句“三尺断碑今又失,几多遗恨夕阳村”一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也表达了诗人的悲伤情绪。断碑的残损,夕阳村的凄清,都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恨。这种遗恨不仅仅是对于墓地的凄凉,更是对于自己的前途未卜的无奈。
全诗通过描绘墓地的荒凉冷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怅惘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