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郎读书如好酒,终日喃喃不停口。愈醉愈贪滋味佳,半夜葩经犹在手。
沈郎作文如作画,万象森罗同造化。江湖巨眼一见之,争致千金来问价。
读书作文未足奇,胸中抱负谁能知。立心要做三代士,不数汉唐群小儿。
相逢俗客腰懒折,共骂书生太豪杰。我言沈郎不独铁作腰,请看沈郎心肠都是铁。
昨日当场选乡试,诸子竞陈椒与桂。满前辛辣气多烈,掩却太羹玄酒味。
沈郎笑歌归去来,读书更上山中台。人传沈郎颇不乐,我言此子器量非瓶罍。
劝君且暂居田野,颜渊称舜何人也。来科夺取黄金榜,上元压倒纷纷先进者。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沈亚之在一次乡试失败后,对自己和同僚的诗歌创作的一首评价。
首联“沈郎读书如好酒,终日喃喃不停口。”描绘了沈亚之读书的情景,就像喝酒一样沉迷其中,不停地读下去。这里用“好酒”作为比喻,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执着。
颔联“愈醉愈贪滋味佳,半夜葩经犹在手。”描绘了沈亚之在深夜仍手不释卷的学习状态,即使到了半夜,他依然在学习,手中的书仍然在手。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学习的热爱和执着。
颈联“沈郎作文如作画,万象森罗同造化。”描绘了沈亚之写作的情景,他的作文如同绘画一般生动,充满了各种元素,仿佛是大自然的造化之作。这两句表达了对沈亚之写作才华的赞美和敬佩。
尾联“读书作文未足奇,胸中抱负谁能知。立心要做三代士,不数汉唐群小儿。”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沈亚之胸襟和抱负的看法。他认为沈亚之有远大的志向,他希望沈亚之能够像古代的士人那样追求真理,而不是像汉唐时期的一些浮夸的文士那样。
中间部分“相逢俗客腰懒折,共骂书生太豪杰。”这四句描绘了与世俗之人交往的场景,他们并不理解沈亚之的学识和才华,反而认为沈亚之有些过于自负和骄傲。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态度的不满。
尾联“昨日当场选乡试,诸子竞陈椒与桂。”这四句描述了考试的场景,所有的考生都在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以期得到考官的青睐。这里通过对比沈亚之和其他人的表现,突出了他与其他考生的不同。
最后一句“沈郎笑歌归去来,读书更上山中台。”这四句描绘了沈亚之离开考场的情景,他虽然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刻苦地学习。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定继续努力,攀登更高的山峰。
这首诗通过对沈亚之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它不仅赞美了沈亚之的才华和毅力,也批判了一些世俗之人的无知和傲慢,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