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庵江都人,来作昆山客。布衣三十余,言行皆道德。
王公双眼如镜明,一见遂识人中英。
即令女弟侍巾栉,不久竟成天下名。州县屡迁官,台阁荐膺职。
甘心民事恤饥寒,苦口君身论阙失。一朝谢病解朝簪,托身便筑圆明庵。
自言腊月三十日,散场似与禅和参。哀哉三百年,荒丘久无主。
猛欲问梅花,梅花寂无语。呜呼白石烂、沧海枯,先生之名不可磨,先生之名不可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五言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同钝庵诸公吊李侍御墓的感慨和敬仰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同钝庵诸公吊李侍御墓 —— 同钝庵诸公:指与作者有深厚友谊的同辈友人;李侍御:李侍御,这里是指李侍御墓的主人。    
乐庵江都人,来作昆山客 —— 乐庵江都人:指来自江南地区的文人。昆山客:指来到苏州昆山的文人。    
布衣三十余,言行皆道德 —— 布衣:平民百姓;三十余:三十多年;言行:行为和言语;道德: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王公双眼如镜明,一见遂识人中英 —— 王公:指苏州昆山的著名人物;双眼:形容他的眼睛明亮如镜;人中英:指他是一位杰出人才。    
即令女弟侍巾栉,不久竟成天下名 —— 即令:即使;女弟:妻子;巾栉:古代妇女用来梳理头发的工具;不久:很短的时间;成:成为。    
州县屡迁官,台阁荐膺职 —— 州县:指地方官员;屡迁:多次调任;台阁:古代中央的官僚机构;荐:推荐;膺职:被授以官职。    
甘心民事恤饥寒,苦口君身论阙失 —— 甘心民事:甘愿为百姓谋利益;恤饥寒:关心百姓的疾苦,使他们不受饥饿和寒冷之苦;苦口君身:用苦口良药劝说君主改正过失;阙失:过错。    
一朝谢病解朝簪,托身便筑圆明庵 —— 一朝:一旦;谢病:辞去官职;解朝簪:取下朝冠;托身:安身立命;便筑圆明庵:立即开始建造圆明庵。    
自言腊月三十日,散场似与禅和参 —— 自言:说自己的话;腊月:农历腊月;三十日:指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散场:散去;禅和:禅宗僧人;参:参悟。    
哀哉三百年,荒丘久无主 —— 哀哉:悲哀啊;三百年:指从明朝灭亡到清朝建立的几百年间;荒丘:荒芜的山丘;久无主:很长时间没有人居住。    
猛欲问梅花,梅花寂无语 —— 猛欲:迫切地想要;欲:动词后缀,表示愿望;梅花:指梅花树;寂无语:沉默无语,不回答。    
呜呼白石烂、沧海枯,先生之名不可磨,先生之名不可磨 —— 呜呼:感叹词;白石烂、沧海枯:指世事变迁,时间流逝;先生:对人的尊称;不可磨:不会消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作者通过描写李侍御墓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位先贤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李侍御生前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富有哲理性,体现了明代诗歌的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