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天容我作支离,病疟才除足就羸。
跬步不妨犹似鳖,踔行那得更怜夔。
抱珍献楚何堪再,斫树收庞亦未迟。
塞叟于今知匪祸,周鸡从此免为犠。

【注】

病足戏呈石末公:指诗人因脚病而跛,戏作《呈石末公》诗以献。石末公,即石延年。旻天:苍天。支离:身体不整齐貌。《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未见好德如颜子者。’”孔安国注:“支离,不齐貌。”病疟:患疟疾。《后汉书·方术传》:“疟者,寒热也。”羸:瘦弱。跬步:半步。骈拇:《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于性哉?为于德耶?为于中之虚邪耶?”《释文》引郭象云:“骈拇枝指,皆多余之物,非自然也。……若夫骈拇枝指,自是外物也。”骈拇枝指,比喻多余的东西。鳖(biē):鳖足,爬行迟缓。夔(ku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形似牛而四足。《山海经·海内南经》:“夔身如龙,腹便便,四肢长;食大芋。”踔行:《庄子·逍遥游》:“适千里之外,三飡不改其度。”郭象注:“踔行,犹逸豫行也。”羡:同“涎”。犠(zhuó):小野猪。塞叟:春秋时晋国贤大夫羊舌鲋,字塞翁。见宋玉《高唐赋》:“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望高唐之上有云气。王问玉曰:‘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霞暮霭者也。’王曰:‘愿请问其名。’玉曰:‘此乃太帝之灵宫,湘君之浦山。昔高唐氏之世,唐、虞、夏三代之时,有神仙焉,属事于高唐。为人解佩。其神一曰巫阳,次曰迎风,次曰赤松,次曰介丘,次曰太姥,次曰安期,皆侍帝于九疑之间。日为帝御上下华屋,游乎玄圃灵宫,集乎琼台之上,被衣霓裳,翘袖按节,鼓琴吹笙,讴和律吕,饮飞鸟之酒,食太牢之肉,无往而不美,无不乐。黄帝得之,乘龙登于天;尧舜得之,仙娥拥其后;夏禹得之,会稽之山为之摧;殷汤得之,鸣条之野为之枯;文王得之,关尹为之谋;武王得之,邑犬之封为之罢。’王遂止车驾,幸云梦之台,立庙焉。”匪祸:灾祸。周鸡:《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犠(zhuó):小野猪。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因病足跛而行,故作《呈石末公》。诗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自己的病情,以突出自己病足的痛苦。前四句主要写自己的病状,其中“骈拇枝指”是说自己的脚趾头长出很多来,像多出来的一样,这在医学上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诗人却把它当作了多余的东西,加以嘲笑,表现出他对疾病的恐惧和厌恶。最后两句则写自己因为病足而感到庆幸,认为这样的状况可以免于成为“周鸡”了。

首联点题,写自己因病足而跛。

颔联写自己走路的样子,“骈拇枝指”是说自己脚趾头长出了很多来,像多出来的一样。这是没有医学根据的,但在诗人看来却是多余的东西。

颈联写自己的幸运感,因为自己病足而得以幸免。

尾联写自己对于这种不幸的庆幸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