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叶萧疏柳叶黄,露华如玉缀空廊。
丹心欲共灯花结,白发偏随漏水长。
月色故园同窈窕,虫声此夜独凄凉。
寒鸦莫更啼金井,衰病能堪几断肠。
【解析】
“秋夕”的意思是秋夜,也就是秋天的晚上,这里借指作者晚年的凄凉处境。“柏叶萧疏柳叶黄”,写诗人在秋夜的所见所感。“柏叶萧疏”,柏树的叶子稀疏了,说明秋风已经来临,而诗人却还穿着单衣;“柳叶黄”,柳树的叶子也变黄了,这又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两句一前一后,把时间、季节的变化和诗人的心情变化写得十分生动。“露华如玉缀空廊”,写诗人在秋夜里所见的景色。露水像玉石一样晶莹,附着在廊檐上,显得格外美丽。这句是说:露水像宝石一样晶莹剔透,挂在廊檐上闪闪发光,好像镶嵌着许多珍珠。“丹心欲与灯花结”,写诗人在秋夜里的感受。“丹心”比喻诗人的忠心,“灯花”比喻诗人的鬓发,“结”即结成,这里指头发已白,所以“丹心”与“灯花”合起来,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白发偏随漏水长”,这是写秋夜的情景。诗人听到屋漏声声,想到自己白发渐多,不禁悲从中来,发出一声长叹。“月色故园同窈窕”,写诗人对故乡的怀念。“窈窕”本指女子体态美好,这里指月亮明亮的样子,用来形容故乡的美丽。诗人看到明亮的月亮,自然想到了家乡,于是想起了故乡那美好的环境,那种令人陶醉的感觉,因此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月色故园同窈窕”。 “虫声此夜独凄凉”,写诗人在秋夜里听到蟋蟀叫声,感到孤独凄清。“虫声”指的是蟋蟀鸣叫的声音,“凄凉”是寂寞、冷清的意思。诗人看到蟋蟀在秋天夜里发出凄凉的叫声,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由得发出了一声长叹。“寒鸦莫更啼金井”,写诗人看到一只乌鸦在金井上鸣叫着,引起自己的感慨。“寒鸦”指的是乌鸦,“啼”是鸣叫的意思,“金井”是指井栏上镶嵌着金子。诗人看到乌鸦在金井上叫个不停,不由得想起了往事,感叹时光飞逝,岁月无情。“衰病能堪几断肠”,写诗人因病而身体衰弱,内心痛苦到了极点,简直要伤心断肠了。“衰病”,指的是年老体弱;“断肠”,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因年迈体衰、疾病缠身而产生的极度悲痛之情。全诗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因病而身心俱疲的痛苦之情。
【答案】
示例:
秋夕
柏叶萧疏柳叶黄,露华如玉缀空廊。
丹心欲共灯花结,白发偏随漏水长。
月色故园同窈窕,虫声此夜独凄凉。
寒鸦莫更啼金井,衰病能堪几断肠。
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意在描绘一幅宁静优美的秋夜图景,同时寄寓着诗人的忧思和愁苦。首句写秋日傍晚的景象;二句写室内外环境的变迁;三、四句写秋夜中的情事,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感;五、六句以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内心;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慨叹,流露出对世事沧桑的深深无奈。
译文:
树叶稀疏柳叶泛黄,露珠晶莹像美玉一般装饰着走廊。
我这颗忠心就像灯芯一样想要与它结为一体,我的白发却一天天增多。
月光照耀下家乡更加美丽迷人,夜晚的虫鸣声中只听到我的悲伤哀伤。
不要再让我听那乌鸦啼叫的声响了,衰老生病的人怎么受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