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昔日方相氏,黄金为四目。
精光倏昱夺长庚,导者趋风观者肃。
一朝竣事归有司,委弃尘埃同朽木。
我生两眼粗能视,要探天根窥地轴。
论价未止连城璧,傅声共推天下独。
宁知用誉贵含章,鬼物由来阚高屋。
三彭上谇三卢闻,乘时作衅何其速。
吴回炽炭煎赤汗,灌注清扬发炎燠。
赫如巨鳟出渊沦,褧若锦衣蒙绮縠。
泪渍红桃浥露开,旗昏丹雀披烟宿。
鹧鸪呼雨荔支垂,布谷啼山蓬蔂熟。
雪深太白脒碧鸡,雾苦瑶台落黄鹄。
自分衰年已无几,膂力卒单筋脉缩。
春荣秋悴两茫茫,柳绿花红非所逐。
天公若复可怜生,乞与寸光分粟菽。
无劳指点某在斯,不用南阳潭上菊。

【注释】

君不见,昔日方相氏,黄金为四目。

精光倏昱夺长庚,导者趋风观者肃。

一朝竣事归有司,委弃尘埃同朽木。

我生两眼粗能视,要探天根窥地轴。

论价未止连城璧,傅声共推天下独。

宁知用誉贵含章,鬼物由来阚高屋。

三彭上谇三卢闻,乘时作衅何其速。

吴回炽炭煎赤汗,灌注清扬发炎燠。

赫如巨鳟出渊沦,褧若锦衣蒙绮縠。

泪渍红桃浥露开,旗昏丹雀披烟宿。

鹧鸪呼雨荔支垂,布谷啼山蓬蔂熟。

雪深太白脒碧鸡,雾苦瑶台落黄鹄。

自分衰年已无几,膂力卒单筋脉缩。

春荣秋悴两茫茫,柳绿花红非所逐。

天公若复可怜生,乞与寸光分粟菽。

无劳指点某在斯,不用南阳潭上菊。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叹眼疾之苦的抒情小诗,诗人以“眼”为题,通过描写自己眼病后的种种痛苦以及希望上天怜悯的心理,表达了对眼病的厌恶和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情调悲凉,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不幸的深深感慨。

首联“君不见,昔日方相氏,黄金为四目。”诗人以方相氏比喻自己的眼睛,方相氏是古代神话中的门神,他手持戈戟、虎豹等猛兽,守护着人们的家门,使邪恶之物不能进入。诗人将方相氏比作自己的眼睛,意在说明自己曾经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够看到世间的一切美好。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他的这双眼睛不幸患病了,现在却变得模糊不清、无法辨识东西了。

颔联“精光倏昱夺长庚,导者趋风观者肃。”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失明后的痛苦经历。他的双眼失去了光芒,变得如同长庚星一般昏暗;那些原本追随他、欣赏他的人也因此而感到恐惧,纷纷躲避。这里的“长庚”是指金星,也称为太白星,古人认为它是太阳的别名,象征着光明和荣耀。诗人用“夺”字来形容自己的双眼失去了光彩,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失明后的无奈和痛苦。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颈联“一朝竣事归有司,委弃尘埃同朽木。”诗人继续描绘了失明后的生活状态。自从他失明后,曾经追逐名利的人们也都抛弃了他,将他视为无用之人。他就像被遗弃在灰尘中的朽木一样,无人问津、无人关心。这里的“有司”指的是官府或有关部门,表示诗人曾经担任过官职或有一定的地位。而“委弃”则意味着被抛弃、被遗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失明后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尾联“我生两眼粗能视,要探天根窥地轴。”诗人以自我安慰的方式结束了全诗。虽然自己的双眼已经失去了光彩,但他仍然认为自己还具有一定的视力,可以勉强看清一些事物的轮廓。他还希望能够探索天地的奥秘,寻找生命的意义。这里的“天根”指的是自然界的根基所在,而“地轴”则是指地球的中心轴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的自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写眼病之苦以及失去视力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健康生活的珍视。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不幸的深刻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