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吴山上,四望长叹嗟。借问胡叹嗟?狭路险且邪。
子胥竭忠谏,抉目为夫差。宰嚭善逢迎,越刃复相加。
守正累则多,从人祸亦奢。遭逢贵明良,不尔俱泥沙。

【注释】

感怀三十一首:指杜甫的诗。杜甫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对此有深刻的感受和体会,因此创作了大量感怀诗。

晨登吴山上:登上吴山。吴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四望长叹嗟:四面远望,发出长长的叹息。

借问胡叹嗟:向谁诉说自己的叹息?

狭路险且邪:道路狭窄险恶。

子胥竭忠谏,抉目为夫差:指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力谏吴王夫差不听而自杀,剜出双眼。抉,挖出。

越刃复相加:指勾践被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最后灭掉吴国。刃,刀锋。

守正累则多:坚持正道却遭诽谤诬陷。

从人祸亦奢:随俗浮沉也会造成灾祸。

遭逢贵明良,不尔俱泥沙:遇到贤明君主,就不会陷入污浊之中。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秋天。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但大唐帝国已元气大伤。诗人对国家的前途深感忧虑,于是写下此篇感怀之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慨时事之情。

第一首写诗人登吴山所见所闻。诗人面对吴山,放眼四望,心中充满了悲愤与失望,不禁发出深深的叹惜。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不安。

第二首写诗人听到有人感叹国家灭亡,便向其询问原因。原来这些人都是因为坚持正道而被诽谤诬陷,甚至遭到迫害。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无辜受难者的同情。

第三首写吴王夫差因不听伍子胥的劝谏而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伍子胥为了劝谏吴王夫差,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吴国的统治者并没有因此而醒悟,反而更加残暴。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那些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人的谴责。

第四首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如果能够遇到贤明的君主,那么国家就不会陷入污浊之中。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全诗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传达给了读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