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叶寒搣搣,罗帐秋风生。
凄凄候虫鸣,唳唳宾鸿惊。
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
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声。
沉思空幽寂,岁月巳徂征。

【注释】

  1. 感怀:抒发感慨。三十一首:诗篇有三十一篇。
  2. 槁叶:枯黄的树叶。寒搣搣:形容风声凄厉,如刀割般刺耳。
  3. 罗帐: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子。秋风生:风吹动帐帷的声音。
  4. 候虫:秋末冬初的鸣虫,这里指秋蝉。唳唳:象声词,形容鸟叫声。
  5. 宾鸿:指大雁,古人认为鸿雁是吉祥之物,秋天南飞为避寒而来,因而得名“宾鸿”。
  6. 美人:指诗人自己或他的爱人。瑶瑟:美玉制成的弦乐器,瑟音清越。
  7. 仰视河汉明:仰望天空银河明亮。
  8. 空幽寂:寂寞而空旷。
  9. 徂征:出征,远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出行途中,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和听到凄凉的声音后写的。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之情。
    首句“槁叶寒搣搣”,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瑟瑟作响,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着,“罗帐秋风生”,又通过风吹动帐帷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氛。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凄凉、孤寂的基调。
    第三句“凄凄候虫鸣”,则是诗人听到秋蝉的叫声后的感受。秋蝉的叫声清脆而哀切,让人不禁感到一种孤独和悲凉。这句诗通过对候虫叫声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凄凉气氛。
    第四句“唳唳宾鸿惊”,则转向了诗人自己的感受。大雁在秋季南飞避寒,而诗人却因为旅途的奔波,感受到了它们的恐惧和担忧。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第五句“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描绘了一位美人抱着瑶瑟(一种精美的弦乐器),仰望星空的场景。这里的“美人”既是诗人自喻,也是对爱人的赞美。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同时,“仰视河汉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第六句“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声”则是诗人对音乐的感悟。他认为,虽然丝桐乐器(指琴)与古时的琴声有所不同,但古时的音乐并非都是好听的。这里的“古调非今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音乐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失望。
    最后一句“沉思空幽寂,岁月巳徂征”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通过对大自然和人生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无奈和感慨。他认识到自己已经步入了中年,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需要勇敢地面对和克服。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和音乐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爱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