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鹰食鸟雀,山鸡食虫豸。
蜂食花上蜜,虾食苔间滓。
兔食茅草根,凤食梧桐子。
所嗜由性成,易之则皆死。
冥观付一笑,谁与穷兹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共四十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描绘了一种动物的习性和喜好,通过这些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黄鹰捕食鸟雀,山鸡捕食虫子;蜂吃花上的蜜,虾吃苔间的泥。这些描述揭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之道,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

兔吃茅草根,凤吃梧桐子。这些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食物来源,这是它们能够生存的关键。

所嗜由性成,易之则皆死。这句话表明生物的习性是由其本性决定的,如果改变了这种习性,那么它们就会面临死亡的危险。这也是一种对生物特性的理解。

在最后一句中,冥观付一笑,谁与穷兹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种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认为,人们应该学会从自然中汲取智慧,而不是去改变它。

这首诗通过对各种生物的习性进行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