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食人肉,蚊虻食人血。
食肉死须臾,食血死不辍。
哀哀露筋女,肉尽惟皮骨。
谁谓蚊虻微,积锈能销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杂诗四十首》中的一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以及赏析:

第1句:豺狼食人肉,蚊虻食人血

  • 注释:豺狼(cái láng)是人类常见的猛兽,这里比喻残暴的人;蚊虻(wēn méng)是一种昆虫,这里比喻那些残忍无道的小人。
  • 赏析:通过对比豺狼与蚊子的残忍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中不正义与残酷现象的愤慨。

第2句:食肉死须臾,食血死不辍

  • 注释:食肉(shí ròu)指食用动物的肉,此处指人;须臾(xū yú)表示很短的时间,这里是比喻短暂的时间;死不辍(sǐ bù chè)意思是死亡也不会停止,形容极端的情况。
  • 译文:吃人的野兽会在短时间内死去,但吃人血的恶虫却永远不死。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人类遭受苦难的无情和短暂,同时也暗示了邪恶势力的根深蒂固。

第3句:哀哀露筋女,肉尽惟皮骨

  • 注释:露筋女(lù jīn nǚ)指因贫困或疾病而露出骨头的女性,这里比喻受苦受难的人们;惟皮骨(wéi pí gǔ)意为只剩下皮肉。
  • 译文:哀痛的是那些露筋露肤的贫苦女子,她们的生命最终只剩下一具空壳。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战争或灾难导致人们悲惨命运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弱者命运的同情。

第4句:谁谓蚊虻微,积锈能销铁

  • 注释:谁谓蚊虻微(shuǐ nǐ wēi)意为谁说蚊虻微小,可以比喻说小的事物也有它的作用;积锈能销铁(jī rǒu néng xiāo tiě)意为锈迹可以侵蚀铁。
  • 译文:谁说蚊虻微小无用,积累的锈蚀也能侵蚀钢铁。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只要坚持不懈,也能达到巨大的效果。这里的“蚊子”和“蚊虻”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这首诗通过对豺狼、蚊子等象征性事物的描绘,反映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