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龙归来倦不翀,痴龙攀石身巳癃。蚴蚪偃蹇歘腾冲,蜿蟺攫跃鬐发茸,呿呀奔拿曲如弓。
百态并作何纷庞,是耶非耶孰能穷。画师昔有僧繇工,能令真龙下虚空。
安得伶伦截竹筒,吹之呼龙出石谼,使我一见开昏瞢。

【题解】

此诗为作者的咏龙诗,借咏龙来抒发自己对国家大事的担忧。前二句写群龙之困,后八句写龙腾九天。全诗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寓意深远。

【注解】

  1. 题:题画。
  2. 两龙:指《群龙图》中的两条巨龙。3. 倦不翀(chōng):疲惫得飞不起来了。翀,同“冲”,指腾飞。4. 痴:愚笨。5. 蚴(yóng)蚪:蚯蚓,这里指龙身上的鳞片。6. 偃蹇:屈曲盘绕的样子。7. 歘(xū):突然。8. 蜿蟺(wānzhé):盘旋弯曲。9. 攫(jué):抓拿。10. 鬐发茸(qífārǒng):指龙鳞上生有如毛发的斑纹。11. 呿呀(qièya):口张的样子。12. 奔:跑,这里是奔跑的意思。13. 拿:抓住。14. 曲如弓:弯曲得像弓一样。15. 百态:各种姿态。16. 庞:多。17. 孰能穷:谁能说得明白呢?18. 僧繇(yáo):三国魏画家曹不兴,字仲达,擅长画龙,被后人称为“龙师”。19. 伶伦:相传黄帝时人,发明十二律吕乐器,以调音律。20. 石谼(lì):石砚,砚台。21. 昏瞢(méng):迷蒙、不明。
    【赏析】
    首联:“两龙归来倦不翀,痴龙攀石身巳癃。”诗人以两个巨龙归隐为画面,描写了它们的疲倦和衰老,表现了它们无法振作精神的无力感,同时暗合了诗人自身的心境和遭遇。颔联:“蚴蚪偃蹇歘腾冲,蜿蟺攫跃鬐发茸,呿呀奔拿曲如弓。”描绘出龙在山中蜿蜒曲折地盘踞着,奋力跳跃,形态各异。颈联:“百态并作何纷庞,是耶非耶孰能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龙的多样性及其复杂性感到困惑和不解。尾联:“安得伶伦截竹筒,吹之呼龙出石谼,使我一见开昏瞢。”诗人渴望能够听到美妙的声音,使龙从石缝中跃出,让自己一睹其真容并消除疑惑。整首诗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寓意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